“清热”在医学中的含义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24-10-13 19:08:01 举报/反馈
“清热”在医学中是一种中医术语,指清除邪热或虚热,以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平衡,包括清除外感热邪、清除脏腑热邪、清除血分热邪、清除气分热邪、清除虚热等。
1.清除外感热邪:当人体受到外界温热邪气侵袭,如风热、暑热等,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清热法可帮助消除这些外邪。常见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薄荷等。
2.清除脏腑热邪:脏腑功能失调可能产生内热,如心火亢盛表现为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胃火炽盛表现为口臭、牙龈肿痛等。此时清热可针对不同脏腑,如清心火可用黄连,清胃火可用石膏。
3.清除血分热邪:热邪深入血分,可能出现斑疹、出血等症状。清热凉血的药物如赤芍、丹皮等可发挥作用。
4.清除气分热邪:气分热盛时,有高热、大汗、口渴等表现,白虎汤等方剂可清热泻火。
5.清除虚热:久病或热病后期,阴液亏损产生虚热,如低热、盗汗等,可用知母、黄柏等清虚热。
总之,清热是中医治疗热证的重要方法,但具体应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专业中医医生进行辨证论治,合理选方用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