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考虑避孕时,你真的懂避孕药原理吗
- 发布时间:2025-07-29 12:32:01 举报/反馈
避孕药的原理主要涉及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影响输卵管功能、阻止精子获能等。
1. 抑制排卵: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是雌、孕激素组成的复合制剂,雌激素成分为炔雌醇,孕激素成分各不相同,构成不同配方及制剂。其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从而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卵。常见的药物有复方炔诺酮片、复方甲地孕酮片、复方左炔诺孕酮片等。
2. 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孕激素可以使宫颈黏液量减少,黏稠度增加,拉丝度降低,不利于精子穿透。这样就如同在宫颈口设置了一道屏障,阻止精子进入宫腔与卵子结合。例如炔诺酮、甲地孕酮等药物都有这样的作用。
3. 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避孕药中的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不同步,不利于受精卵着床。使子宫内膜腺体发育不良,腺体分泌减少,内膜变薄、萎缩,不适宜受精卵的种植和发育。像左炔诺孕酮等药物会对子宫内膜产生这样的影响。
4. 影响输卵管功能:避孕药可以影响输卵管的蠕动,使受精卵的运行速度与子宫内膜的发育不同步,干扰受精卵着床。它可能使输卵管的收缩和纤毛运动发生改变,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输。
5. 阻止精子获能: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必须经过一系列生理变化,才具备使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个过程称为获能。某些避孕药可以通过改变女性生殖道内的环境,阻止精子获能,从而降低受精的可能性。
了解避孕药的原理,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不同类型的避孕药作用原理可能有所侧重,在选择使用避孕药时,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避孕药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