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保健小妙招,告别牙齿出血烦恼
- 发布时间:2025-07-01 16:02:03 举报/反馈
牙齿出血是常见口腔问题,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口腔卫生不良、刷牙方法不对、缺乏维生素、患有全身性疾病、使用不合适的口腔用品等。
1. 口腔卫生不良:口腔内食物残渣、细菌滋生,形成牙菌斑、牙结石,不断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红肿、出血。日常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及时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
2. 刷牙方法不对:错误刷牙方式,如用力过猛、横向刷牙等,易损伤牙龈,引起出血。应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只刷2-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最后将口腔牙齿全部清洁干净。
3. 缺乏维生素:人体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素,会使牙龈组织的韧性和弹性下降,容易出血。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柠檬、菠菜、西兰花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E软胶囊等药物。
4. 患有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或导致血管病变,增加牙齿出血风险。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及时到血液科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
5. 使用不合适的口腔用品:过硬的牙刷、刺激性强的牙膏等,可能损伤牙龈,导致出血。应选择软毛牙刷,其质地柔软,能有效清洁牙齿,又不会损伤牙龈;选择温和、无刺激牙膏,避免对牙龈产生不良刺激。
6.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口腔内环境,加重牙龈炎症,导致牙齿出血。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7. 压力过大: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口腔内细菌容易滋生,引发牙龈炎症。可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牙齿出血虽常见,但不可忽视。通过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掌握正确刷牙方法、补充维生素、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选择合适口腔用品、改善生活习惯和缓解压力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牙齿出血问题。若牙齿出血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