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咕噜响,试试中医这几招调养
- 发布时间:2025-06-13 11:12:47 举报/反馈
宝宝肚子咕噜响,可通过按摩推拿、艾灸、服用中药、食疗、捏脊等中医方法调养。
1. 按摩推拿:按摩推拿是常见的中医调养方法。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这样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肚子咕噜响的症状。一般每次按摩5 - 10分钟,力度要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
2. 艾灸: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可选用神阙穴(肚脐)进行艾灸,将点燃的艾条距离宝宝腹部皮肤约3 - 5厘米,以宝宝感觉温热舒适为宜。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 - 10分钟即可。但要注意避免烫伤宝宝皮肤。
3. 服用中药:一些中药对调理宝宝肠胃有较好的效果。如保和丸,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的功效,可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等症状;参苓白术散,能补脾胃、益肺气,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等有改善作用;小儿健脾丸,可健脾、和胃、化滞。不过,给宝宝服用中药一定要遵医嘱。
4. 食疗:食疗也是不错的调养方式。可以给宝宝煮一些山药粥,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还可以制作小米南瓜粥,小米能和中益肾、除热解毒,南瓜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这些粥类容易消化,有助于宝宝肠胃功能的恢复。
5. 捏脊:捏脊疗法是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来调整脏腑功能。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家长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从尾椎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沿着脊柱向上推进,一直到颈部大椎穴。每次捏3 - 5遍,每天1 - 2次。捏脊能促进宝宝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
宝宝肚子咕噜响,采用中医调养方法通常是安全有效的。按摩推拿、艾灸、服用中药、食疗、捏脊等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宝宝的肠胃状况。但如果宝宝肚子咕噜响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