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筋膜室综合征?
- 发布时间:2025-02-23 11:59:58 举报/反馈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常见病因有创伤骨折、肢体受压、血管损伤、出血、包扎过紧等。
1. 创伤骨折:骨折后,骨折断端可能会刺破周围的血管,导致局部出血、血肿形成,使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升高。同时,骨折处的肿胀也会进一步加重室内压力,阻碍血液循环,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例如,胫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导致该综合征的骨折类型。
2. 肢体受压:长时间的肢体受压,如肢体被重物长时间压迫、昏迷或醉酒者肢体长时间被自身压迫等。这种持续的压迫会阻碍血液循环,使骨筋膜室内的血液回流受阻,组织液渗出增加,进而导致室内压力升高,引起肌肉和神经的缺血缺氧。
3. 血管损伤:当肢体的主要血管受到损伤时,如动脉损伤导致供血不足,或静脉损伤导致血液回流障碍。这会破坏骨筋膜室内的血液循环平衡,使室内压力发生改变,影响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最终引发综合征。
4. 出血:除了骨折导致的出血外,一些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或使用抗凝药物不当等情况,可能会引起骨筋膜室内的自发性出血。出血会使室内的内容物体积增加,压力升高,对肌肉和神经造成压迫。
5. 包扎过紧:在对肢体进行包扎固定时,如果包扎力度过大或包扎材料过紧,会限制肢体的血液循环。尤其是在骨折固定、伤口包扎等情况下,不恰当的包扎方式可能会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迅速升高,引发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肌肉坏死、神经损伤、肢体残疾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可能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情况,如创伤骨折、肢体受压等,应密切观察肢体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疼痛、肿胀、感觉异常等表现,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