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怎能不关心手足口疫苗的相关知识!
- 发布时间:2025-07-15 16:21:23 举报/反馈
手足口病是常见儿童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发,危害儿童健康。手足口疫苗能有效预防,其接种时间、适用人群、免疫效果、接种禁忌、注意事项等方面都值得关注。
1. 手足口病介绍: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溃疡,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引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 接种时间:建议在儿童6月龄开始接种手足口疫苗,**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因为6月龄后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3. 适用人群:适用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4. 免疫效果:手足口疫苗主要针对肠道病毒71型,该型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免疫力,预防由该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效力较高。
5. 接种禁忌: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应推迟接种;患有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等,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6. 注意事项:接种前,家长应如实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接种后,需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热、食欲不振等轻微反应,一般可自行缓解。如果不良反应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7. 其他预防措施:除了接种疫苗,还应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手足口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家长应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根据孩子的情况,在合适的时间为孩子接种疫苗。同时,结合其他预防措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