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资讯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诊所

    找医院 找医生 查疾病症状 找药品 找医疗器械 整形项目 找保健品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资讯 > 青少年脊柱侧弯 切忌过度手术治疗

    青少年脊柱侧弯 切忌过度手术治疗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5 举报/反馈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教授苏培强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辉通讯员李绍斌

    脊柱侧弯是青少年中常见的骨骼畸形,除了影响外观外,还可能引起疼痛、胸廓畸形甚至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这使得脊柱侧弯逐渐成为广大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是否所有的脊柱侧弯患者都需要手术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教授苏培强表示,侧凸患者中需要手术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1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的脊柱侧弯

    苏培强介绍,家长可在家定期帮孩子做些简单的检查,以检查孩子是否患有脊柱侧弯。具体方法如下:将上衣脱掉,并站着做90度鞠躬,双下肢伸直,两只手摸到膝关节,只要背是平的,脊柱中线摸起来基本是一条直线就没有问题。如果发现背部左右不对称、一边高一边低,就应及时到医院照一张X光片并请医生进行诊断。

    当小孩被诊断为脊柱侧弯时,就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警惕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到正规医院请医生评价脊柱侧弯的程度,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脊柱侧弯治疗要点包括心理治疗、对称性运动、支具治疗和手术治疗。患有脊柱侧弯的小孩,常常会觉得自己身患残疾,是他人嘲笑的对象,出现自卑、内向的心理,并迫切要求手术等,这些对于阻止病情的进展和其后续的治疗都是极为不利的。不管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应该让小孩和家长对脊柱侧弯有理性、正确的认识,既要给予足够重视积极治疗,又不要过度恐慌仅仅为了美观而进行手术。

    2 不是所有的脊柱侧弯都会进展

    苏培强介绍,并非所有的脊柱侧弯都会进展。有国际研究表明,10-12岁发现脊柱侧弯的患者,角度小于19°的进展可能性为25%;角度在20°-29°之间的进展可能性为60%;30°-59°之间的进展可能性为90%;而大于60°的进展可能性接近100%。13-15岁发现侧弯的患者,角度小于19°的进展可能性为10%;20°-29°的进展可能性为40%;30°-59°的进展可能性为70%;大于60°的进展可能性为90%;16岁发现侧弯的患者,角度小于19°的基本不会再进展;20°-29°的进展可能性为10%;30°-59°的进展可能性为30%;大于60°的进展可能性为70%。也就是说,患者年龄越大,侧弯的角度越小,脊柱侧弯进展的可能性就越小,部分患者的脊柱侧弯完全没必要进行手术治疗,完全可以“少挨一刀”。

    3 进展的脊柱侧弯未必需要手术

    年龄较大、侧弯程度较小的患儿,可以通过佩戴支具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能有效阻止侧弯的进展。苏培强教授表示,只有出现下列情况才需要行手术治疗:1、支具治疗不能控制畸形发展,脊柱侧凸的度数继续增加;2、肺功能障碍以及青少年型脊柱侧凸中的躯干不对称,畸形严重需矫形者;3、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较年长患者的疼痛或伴有神经症状者;4、45°以上的青少年型脊柱侧凸;5、Cobb

    s角40°,但伴有严重胸前凸、明显肋骨隆起者。对于绝大部分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45°是界限,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美容而手术。

    TIP

    脊柱侧弯孩子适合什么运动

    苏培强建议,脊柱侧弯患儿要选择对称性运动,如蛙泳、仰卧起坐、俯卧撑、体操等,以利于保持肌肉对称性平衡。避免选择非对称性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等。

    http://health.ycwb.com/2016-07/02/content_22408987.htm

    文章来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上一篇:青少年脊柱侧弯切忌过度手术治疗
    下一篇:权威皮肤科医生揭秘缝针疤痕去除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最新文章推荐

    同类型文章推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医生

    李延兵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内分泌科 查看详情 >

    王海军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神经外科 查看详情 >

    杨岫岩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风湿免疫科 查看详情 >

    邓春华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泌尿外科 查看详情 >

    张为西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神经科 查看详情 >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