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翳”在医学上的含义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24-10-19 16:22:50 举报/反馈
“退翳”是中医术语,指消除黑睛翳障,恢复眼睛的清明。常见于眼科疾病,如角膜炎、结膜炎等引起的角膜混浊。导致黑睛翳障的原因包括外邪侵袭、脏腑失调、外伤等。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外治法等。
1.病因:外邪侵袭,如风邪、热邪、湿邪等侵犯眼部,导致黑睛生翳。
2.脏腑失调:肝开窍于目,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等脏腑功能失调,可影响眼部气血津液的运行,产生翳障。
3.外伤:眼部受到外力损伤,如擦伤、刺伤等,可能引起角膜损伤,形成翳障。
4.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眼睛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5.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蝉蜕、木贼、谷精草等,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作用。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眼部周围的穴位,如睛明、攒竹、丝竹空等,调节眼部气血。
外治法:如中药熏蒸、眼部敷贴等。
总之,退翳是中医眼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眼部翳障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恢复眼部的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