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增强免疫,“三伏天灸”即将开贴!
-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3 举报/反馈
冬病夏治,增强免疫,“三伏天灸”即将开贴!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6-30 16:07
何为“三伏天灸”
所谓“三伏”天灸,是在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用温经散寒、补虚助阳功效的中药制成药饼,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潮红充血,甚至起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灸法。天灸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病频率,还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哪些人适合“三伏天灸”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容易感冒。
2、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颈椎病、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四肢寒凉怕冷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
4、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5、肾虚夜尿多、小儿遗尿、免疫力低下等。
三伏天灸的注意事项
1、三伏天灸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贴敷时间:成人 0.5-1小时,儿童20分钟左右,一般以自身能够耐受为度,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2、敷贴对象: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3、禁忌人群:孕妇、2岁以下儿童、敷贴局部有破损者不宜敷贴;疾病发作期,如正在发烧、咳喘等。
4、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5、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
6、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0年“三伏天灸”时间
伏前:7月06日(周一)
初伏:7月16日(周四)
中伏:7月26日(周日)
加强:8月05日(周三)
末伏:8月15日(周六)
各位病友,可到我院挂号处挂中医科的号,进行三伏天灸的缴费和提前预约!
预约地点:住院部三楼中医科 门诊部12诊室
贴药地点:门诊部九楼中医诊疗中心
上一篇:如何预防龋齿
下一篇:2020年南部战区空军医院文职人员招聘简章
相关文章:
- 关于医疗器械设备询价公示
- 关于(中标)固定电话维护业务公
- 关于幼儿园木床项目公示
- 关于消防器材采购公示
- 关于实验动物饲养笼具采购(第二
- 关于歌咏大会节目制作项目公示
- 关于(中标)(第二次)空军医院检
- 关于(流标)实验动物饲养笼具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