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外出打怪兽了” | 医务人员与孩子们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2 举报/反馈
在急诊科5平米不到的餐室,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医护们拿起手机,一边喝水吃饭一边利用休息时间里跟家里的小宝贝们视频通话。宝爸宝妈们都不想缺席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天,而视频通话常常还没能说几句,就被紧急的任务匆匆打断。疫情期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一部分医务人员参与到荔湾区南片的驻点医疗服务中,一部分继续坚守岗位,承担负压车转运等急诊保障工作。他们既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先锋战士,也是一个个平凡家庭里的主心骨,在抗疫的紧张时期,他们纷纷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一线岗位。
6月3日,下了班回到家正在煮饭的护士邓永红接到护士长来电,需要她马上带荔湾区南片驻点支援。她放下锅铲,马上收拾东西,跟13岁的大女儿说,我要到高风险区,需要隔离不能回家。
没想到大女儿的心情比她复杂,吃了几口饭就进了房间,一个人默默的流泪,懂事的女儿已经在担心妈妈。邓护士把两个女儿叫到跟前,交待了一些生活上的事后就准备离开了,临走时3岁的妹妹跟她拉勾,要她保证平安回家!大女儿在发了朋友圈,上面写着“平平安安”。
▲邓永红女儿在朋友圈发表“平平安安”
急诊科男护士吴伟接到要进驻荔湾区南片开展驻点医疗的任务,他跟4岁的女儿说,爸爸要出去打病毒怪兽,会有好几天都不回家,你在家里听妈妈和外婆的话可以吗
女儿开玩笑说:“那么久,等你回来我都不认识你了,那你就惨了。”驻点期间,在执行任务休息间歇,女儿还贴心地嘱咐他要多喝水。真是贴心的小棉袄,相信爸爸在她心中的形象一定像奥特曼一样厉害。
▲吴伟4岁女儿嘱咐他要多喝水
护士肖娟和女儿有个棒棒糖的约定。5月31日下午,肖娟被派去白云机场值守负压车,出门前为了安抚女儿,跟她说回来会给她带棒棒糖。晚上18:32,医院发来消息,荔湾区南片需要支援,晚22点需要一救护车一医一护两担架到达现场。
22点肖娟护士又紧接着奔向了荔湾区。救护车刚停在白鹤洞社区服务中心门口,电话突然响了,原来是外婆打了微信视频过来,小屁孩已经哭成泪人儿,“妈妈、妈妈,回来了回来了,棒棒糖,我要棒棒糖。”肖娟安抚女儿,“妈妈很快回来,一定给你带棒棒糖,两个哈”,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肖娟没有告知自己身在高风险区,撒谎说临时有别的安排,明天才能回去。
▲肖娟跟女儿的棒棒糖约定
护士张倩是一名新晋宝妈,5月31日,她正在上夜班。凌晨2点多,手机突然连续响了几声,她心里咯噔了一下,第一时间就想着是不是娃出什么问题了。
得空时掏出手机一看,果然是妈妈发过来的,“倩倩,你外公去世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接着用哽咽的声音说了句“你舅舅刚刚打电话通知我,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可是你们都要上班崽崽怎么办”为了让她安心上班,妈妈留言还是在家中照看宝宝,张倩来不及回复,便做好防护前往高风险区白鹤洞街接诊发烧的患者。
▲张倩护士没时间安抚家人便投入紧急工作
二胎妈妈谭冰清,拥有两位可爱的暖宝宝。六一儿童节因为上班不能陪宝贝们,于是她大清早赶在上班前亲自DIY了一个简易蛋糕。姐姐弟弟都是小吃货,吃的非常开心,小朋友的世界单纯美好。
享受完水果蛋糕,她们愉快的拥抱道别。她说,作为妈妈,希望尽自己**的努力陪伴她们成长;作为医务工作者,希望尽自己**的努力为抗疫付出自己的力量。
▲六一当天谭冰清的宝宝们享受着她亲手做的蛋糕
护士罗丽的宝宝宁宁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某天晚上,罗丽下班回家早,宝宝就问她,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吃饭没有就给她做了一碟“折纸饭“。也许,医护的孩子都会早懂事。
护士廖丽诗的两个小孩因星期天不用到学校上课,也不能出去玩,在家里一直坐立不安,妈妈让两兄弟动手画画做做手工,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这一幕。
▲廖丽诗的孩子贴心地为医护人员写祝福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