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卫平: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政府应继续加大医疗投入
- 发布时间:2023-05-22 11:25:01 举报/反馈
李克强总理近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社会热议度**之一的 “提高个税起征点” 话题,来自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全国人大代表蔡卫平认为,这是李克强总理给全国人民发的一个大红包,并建议个税起征点可调到个人1万元/月,或者一个家庭3万元/月。
来自于医疗一线、秉持“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不干是失职”理念的全国人大代表蔡卫平,更多的是关心政府在医保和医疗方面的举措。在过去的五年中,《政府工作报告》有3处提到医保或医疗,而2018年政府工作建议里则有4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口;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基本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与医疗相关的2018年工作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与医保支付政策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难题”。在蔡卫平看来,这次不再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一种进步,但他同时表示,医疗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难度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然是重视不足的。医改涉及人民群众健康权利的保障,做好医疗改革必须要拿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气魄,而不能单靠取消药品和医疗耗材加成来解决问题。蔡卫平指出加强基层医院建设、就医下沉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也是必然的,但回归公益必须要以加大政府投入为前提。现今取消药品和医疗耗材加成,建立区域性专业的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病理中心等,实际上等于把医院有利润的项目全部切除,所以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由政府来负担。然而,取消药品加成以后政府补偿政策的力度明显不足,下一步如果再加上耗材加成的取消,医院将难以为继,医务人员的收入也会大受影响。因此,根据上述实际情况,蔡卫平强调:各项改革必须同步、综合进行,削除医院利润的同时补偿也要到位。李克强总理说过,医务人员是医疗制度改革的主力军。医改要顾及医务人员的利益,如果主力军不满意,改革将难以成功,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有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在GDP占比远低于全球9.9%的平均水平,排到了100位之后,每千人拥有医生数量也排在全球80位以后,甚至落后于很多贫困的非洲国家,与我国的综合国力相差巨大。在蔡卫平看来,如果不增加在医疗卫生上的投入,不吸引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医生的行列中来,就算患者下沉到社区基层医院,看病也将十分困难的,儿科、产科就医难的现状或许就是其他科室的明天。因此,蔡卫平代表对政府提出的医改核心建议只有一个:希望尽快让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在GDP的占比达到全球的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