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警示!产后不做盆底肌修复,这些危害你承担不起
- 发布时间:2025-05-25 07:21:45 举报/反馈
产后不做盆底肌修复,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反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危害。
1. 尿失禁:妊娠和分娩过程会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若产后不进行盆底肌修复,盆底肌的支撑功能减弱,当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运动时,尿液可能会不自主流出,这就是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盆腔脏器脱垂:盆底肌如同一张“吊床”,支撑着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脏器。盆底肌受损后若未修复,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脏器可能会逐渐下垂,出现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直肠膨出等情况,患者可能会感到下体有坠胀感、异物感,甚至能摸到脱出的组织。
3. 性功能障碍:盆底肌功能异常会影响性生活质量。可能导致性交疼痛、性快感缺失等问题,进而影响夫妻关系。
4. 慢性盆腔疼痛:盆底肌损伤后,局部的肌肉、筋膜等组织可能会出现紧张、痉挛,引发慢性盆腔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持续存在,且会在劳累、长时间站立或性生活后加重。
5. 反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盆底肌功能不佳会导致膀胱和尿道的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发生改变,使得尿液排出不畅,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容易引发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同时,阴道前后壁膨出等情况也会破坏阴道的正常微环境,增加阴道炎等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
产后盆底肌修复至关重要,不进行修复会带来多种危害,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建议产后女性重视盆底肌修复,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妇产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