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多动症来袭,专家揭秘7个典型表现
- 发布时间:2025-09-05 15:11:50 举报/反馈
多动症是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典型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冲动行为、学习困难、精细动作协调困难、社交问题、情绪不稳定等。
1.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患者难以专注于某一项任务,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比如在课堂上,常常会东张西望,不能认真听讲,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也容易遗忘。做作业时也会边做边玩,导致作业完成时间长,质量不高。
2. 多动不安:这类患者手脚小动作多,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图书馆、电影院等,也不能安静地待着,会频繁地走动、奔跑、攀爬。即使是在看电视、玩游戏等自己喜欢的活动中,也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
3. 冲动行为:多动症患者往往缺乏耐心,难以等待轮流。在集体活动中,常常会抢先发言,打断别人说话。做事情也比较冲动,不考虑后果,比如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就直接冲过去。
4. 学习困难:虽然多动症患者的智力大多正常,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问题,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他们可能在阅读、书写、计算等方面存在困难,理解能力和记忆力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5. 精细动作协调困难:患者在一些需要精细动作的任务上表现不佳,比如系鞋带、扣纽扣、使用剪刀等动作不够灵活、协调。书写也比较潦草,字迹难以辨认。
6. 社交问题:由于冲动、多动等行为,多动症患者在与同伴交往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会因为过于好动而打扰到别人,或者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同伴发生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7. 情绪不稳定: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兴奋、激动,也容易发脾气。遇到一点小事就可能大发脾气,而且情绪恢复也比较慢。在受到批评或挫折时,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沮丧等情况。
多动症的这些典型表现会对患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小儿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多动症的治疗和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通过药物治疗(如哌甲酯、托莫西汀、专注达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