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掌握心律失常的急救黄金法则
- 发布时间:2025-06-08 17:41:15 举报/反馈
心律失常急救黄金法则包含识别症状、稳定情绪、采取正确体位、刺激迷走神经、药物干预、及时送医等。
1. 识别症状:心律失常发作时,可能出现心悸、头晕、乏力、胸闷、胸痛、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及时察觉这些症状,有助于快速启动急救流程。例如,患者突然感到心跳异常加快或不规则,同时伴有头晕,这可能就是心律失常发作的表现。
2. 稳定情绪:情绪激动会加重心律失常的症状。当出现心律失常时,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缓慢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因为紧张的情绪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进一步扰乱心律。
3. 采取正确体位:让患者立即停止活动,根据情况选择舒适的体位休息。一般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这样能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如果患者出现头晕、黑矇等症状,应让其平躺,头低脚高,以增加脑部供血。
4. 刺激迷走神经: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通过刺激咽喉部诱发恶心、呕吐,或者做瓦氏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还可以按摩单侧颈动脉窦(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颈动脉搏动处),但要注意不能双侧同时按摩,以免引起脑供血不足。这些方法可以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
5. 药物干预:如果患者本身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但必须强调,用药应遵医嘱,不能自行随意使用。
6. 及时送医:若经过上述处理后症状仍未缓解,或者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正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
心律失常的急救需要及时、正确的处理。掌握识别症状、稳定情绪、采取正确体位、刺激迷走神经、药物干预以及及时送医等黄金法则,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但日常仍需关注心脏健康,定期体检,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