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宫在医学上是怎样的一种概念
- 发布时间:2024-10-22 16:20:25 举报/反馈
寒宫,中医称为宫寒,是指女性胞宫寒冷,多由先天体质、后天生活习惯、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月经异常、痛经、不孕等。常见原因有肾阳不足、外感寒邪、气血亏虚、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等。
1.肾阳不足:肾中阳气亏虚,不能温煦胞宫,导致宫寒。常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性欲减退等症状。治疗以温补肾阳为主,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2.外感寒邪:如经期贪凉、淋雨受寒等,寒邪侵袭胞宫。表现为经行腹痛、得热则缓、经血量少等。治疗宜温经散寒,如艾附暖宫丸。
3.气血亏虚:气血不足,胞宫失于濡养,易受寒邪侵袭。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月经量少等。可用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等调理。
4.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胞宫失于温煦。常有胸胁胀痛、经前乳房胀痛等。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逍遥丸有一定效果。
5.痰湿内阻:体内痰湿积聚,阻碍气血运行,影响胞宫的温煦。多伴有形体肥胖、白带增多等。可用苍附导痰丸。
宫寒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需要综合调理。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贪凉,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如有宫寒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