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草与炙甘草有哪些区别?
- 发布时间:2025-02-26 16:21:28 举报/反馈
生甘草与炙甘草在炮制方法、外观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区别。
1. 炮制方法:生甘草是甘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后直接入药;而炙甘草是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制成。
2. 外观性状:生甘草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切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炙甘草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略显黏性,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3. 性味归经:生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炙甘草味甘,性温,同样归心、肺、脾、胃经,但在药性上相较于生甘草更偏温。
4. 功效作用:生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其中,清热解毒作用较为突出,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热毒病症;还能缓解药物的毒性、烈性。炙甘草侧重于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它能增强脾胃功能,对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在复脉方面,常用于治疗心气不足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等病症。
5. 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中,生甘草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等病症;与桔梗搭配可治疗咽喉肿痛。炙甘草则常出现在炙甘草汤中,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与党参、白术等药物合用,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病症。
生甘草与炙甘草虽然来源相同,但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在外观、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等方面都有差异。在临床用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准确选择使用生甘草或炙甘草,以达到**的治疗效果。同时,使用中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