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患者抽搐绝大多数限于一侧,常先发生于眼睑,类似眼皮跳,之后范围逐步扩大,多在数月后依次波及到面部其他肌肉、口角、直至颈阔肌。发作前多无先兆,发作时表现为肌肉快速频繁的抽动,每次发作数秒钟至数分钟,在间歇期一切如常人。面部的自主运动、咀嚼、瞬目或随意的表情动作可诱发面肌抽搐发作,并可因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阅读时间过长等因素而加重,而休息或情绪稳定时症状减轻。 微血管减压术:从病因上治疗面肌痉挛的科学手段 面肌痉挛是因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根所致,一旦将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解除,面肌痉挛可立即或逐渐停止。1967年,美国Jennatta教授首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这一疗法为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常用的治疗HFS的方法。 手术原理: 该类手术的治疗原理是在手术显微镜下将位于面神经根部走行异常、并对面神经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离开并固定,使血管不接触到面神经,从而解除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压迫,达到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的目的,消除患者的痛苦,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法。 具体方法: 全身麻醉下,采用耳后发际内直切口,术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区面听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仔细寻找压迫面神经的血管袢,确认责任血管(即压迫面神经致临床症状的血管)后松解此处的蛛网膜小梁与神经、血管的粘连,确认血管与面神经根部之间充分游离后插入合适大小的Teflon垫片。如果术中发现明确责任血管,则对可能压迫神经的血管进行处理,实行减压术。 面肌痉挛疾病的成功治疗,首先是有高场强磁共振技术支持,使压迫神经的微血管在磁共振上呈现。同时,医院神经外科显微镜和神经内镜的应用及主刀医生丰富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经验是手术过程平稳顺利的重要环节,术中保护重要神经以及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