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超声医学领域三十余载,现任超声医学科负责人。全面系统掌握腹部、心脏、外周血管、妇产、浅表、肌骨、小儿及介入超声等亚专业诊断技术,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始终恪守职业道德,以高度责任心、精湛医术和温暖仁心服务于患者,赢得领导、同行高度赞誉及患者广泛好评。
一、 精益求精,练就精准诊断的“火眼金睛”
技术全面,经验深厚: 尤其擅长心脏与外周血管超声诊断,年均完成各类超声检查万余例,诊断符合率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影像学支撑。
精研前沿,引领技术:持续追踪学科发展,积极引进并开展多项新技术临床应用,包括盆底超声、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超声、肾动脉狭窄评估、小儿髋关节筛查及肌骨超声等,拓宽了超声诊断的应用边界。
二、 心系患者,甘当仁心仁术的“健康守门人”
患者至上,温情服务: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检查细致耐心,沟通通俗易懂,态度和蔼可亲。特别关注孕产妇、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用心缓解其紧张情绪,广受患者及家属信赖。
锐意改革,提升效能:面对科室人员紧张、患者候诊时间长等难题,担任负责人后锐意革新。大力完善管理制度,优化检查流程,实施绩效激励,并以身作则,每日早到晚退。新机制显著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破解了临床瓶颈。
勇担重任,无畏逆行:新冠疫情期间,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发热门诊、核酸采集等一线抗疫工作,彰显医者担当。
倾囊相授,服务基层: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悉心指导实习生及基层进修人员,毫无保留传授经验技巧,为基层培养输送了大批超声专业人才。
三、 锐意进取,勇担学科发展的“领航者”
建章立制,强化梯队:作为学科带头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建立健全科室规章制度、质控体系及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每周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及月度质控汇报,持续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确保诊断更精准、全面。
学术引领,成果丰硕: 紧跟超声医学前沿,活跃于学术舞台。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门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荣获市级科技成果奖两项。
广东省江门市蓬莱路19号
-
急救中心:(0750)3887120、3887133、333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