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彬医生主页
陈运彬

陈运彬

主任医师 / 教授 信息纠正

医生擅长

重症儿童、新生儿抢救和处理,儿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儿童营养,儿童保健,新生儿神经与智力评估,在新生儿转运、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等方面造诣较深。
展开全部

医生简介

副院长,儿科教授,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九三学社” 广东省省委委员及广东省委员会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围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儿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理事、第六届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第二届儿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届儿科分会常委兼学组组长、广东省新生儿(ICU)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组长、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兼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优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儿科组组长、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广东省、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现担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新生儿科杂志》、《中国妇幼保健》、《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等国家级专业杂志和4家省级医学专业杂志编委。

1983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专业,一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工作,历任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期间曾在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和澳大利亚悉尼市LIVERPOOL HOSPITAL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任访问学者。自1993年以来一直从事危重儿童抢救和治疗工作,曾任新生儿科主任,大儿科主任,2006年起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擅长领域:

重症儿童、新生儿抢救和处理,儿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儿童营养,儿童保健,新生儿神经与智力评估,在新生儿转运、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等方面造诣较深。

主要专业技术及科研成果:

一、主要进行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和重症新生儿急救技术的系列研究,几年来先后主持过主持过3项省级科研项目:

1.主持2003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3C34217)《院前急救新模式》的研究。

2.主持2006年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2006B36003016) <>的研究;

3.主持2008年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83062)《乳酸杆菌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作有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4.主持2012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145)《广东省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5.主持2013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出生早期脑电监护异常结合亚低温治疗预防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的多中心临床观察研究

二.主持省卫生医学科学研究项目:1、(A1999084)“危重新生儿转运治疗的远期效果评价” 的研究。

三、主持2005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编号:1050030)《生血宁片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四、主要参与2012.1至2012.12国家自然基金(专项基金项目31140016)《母体慢性应激对子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生的影响和机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3C34216《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游泳”的临床研究》)。获200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019787)《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救治分中心的研究》。

三.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分别获2006年度中国宋庆龄儿科医学奖1项,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200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获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奖三等奖1项,获2010年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金域奖三等奖1项,获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2012年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金域奖二等奖1项。

工作30年来共在本学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总影响因子10分),主编专业论著1部,参编专业论著3部。二十年来每年均作为项目负责人并主讲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粤港澳琼围产医学论坛》、《新生儿临床实用技术》、《儿童安全新策略》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广东省新生儿治疗新技术学习班》、《围产医学热点问题新进展》;培养省内外大批专业人员和多名硕士研究生(已毕业10名,在读4名)。每年还担任多类国家级、省级学习班老师并到省内外几十家医院会诊,担任多家医院的儿科顾问。

展开全部

出诊信息

更多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医保
该医院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去哪找陈运彬医生看病

  • 出诊医院地址

    广州市广园西路13号

  • 医院门诊时间

    -

  • 医院咨询电话

    越秀020-61118777

  • 地址与交通

    越秀院区地址:广州市广园西路13号 邮编:510010 总机:020-61118777

    一、公共汽车:

    1、直接途经越秀院区的公共汽车线路有46路、83路、111路、175路、179路、198路、241路、268路、274路、291路等。

    2、亦可通过各种出行方式到达广州火车站、广东省客运站、广州市客运站、华南影都、王圣堂等标志性地点,然后步行前往。

    二、地铁:1、地铁二号线可搭至“广州火车站”——F出口——直行约400米到达交叉路口(环市西路与广园西路交叉)——直行穿过交通灯——右转再走约150米即到我院。


    番禺院区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兴南大道521号 邮编:511400 总机:020-39151777


    一、地铁


    1、搭乘二号线:地铁洛溪站→→A出口右侧→→过对面马路公车站(地铁洛溪站)→→转乘番17路公交车→→新基金坑站。


    2、搭乘三号线:(1)地铁大石站→→A出口左侧→→转乘地铁公交接驳8号线→→新基金坑站。(2)地铁厦滘站→→A出口→→公车站(地铁厦滘站)→→转乘番17路公交车→→新基金坑站。


    3、其他地铁线路请在相应站点转二号线、三号线按上述方案前往。


    二、公交车


    途经番禺院区的公交线路有地铁接驳公交8路、番17路、番53路、番75路、302A和788路等。

    展开全部

推荐医院

相关医生推荐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生简介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