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华脑康心理医院

医生资料

赵洪鉴

赵洪鉴 主任医师

出诊地点:成都成华脑康心理医院

所属科室:心理咨询

★:业于泸州医学院医学系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进修神经内科

★:对神经内科相关领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的见解

成都成华脑康心理医院 出诊时间

专业擅长

失眠、焦虑、抑郁、癫痫、脑鸣、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头晕头痛、植物神经紊乱、躯体化障碍等各种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运用多种疗法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预防复i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确保为病人提供贴心、安全的服务。

医生简介

赵洪鉴,1992年7月毕业于泸州医学院医学系,1998至1999年期间到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进修神经内科,2002年在华西医院放射科进修神经介入;1992年到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工作至2010年,2010年2月至今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对神经内科相关领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的见解。    


预约须知:

1.预约时需填写真实有效的患者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联系方式有效证件号、手机号等。请务必填写有效手机号码,以便查收医院预约成功短信通知。

2.取号时间:用户需要在就诊当天,在预约时间前提前30分钟取号,个别医院有个性化要求。

3.预约挂号除挂号费外不加收服务费,且实行预约患者优先就诊。

4.取消订单必须在预约就诊前,提前一天(24点前)取消订单。个别医院对订单的取消规则有个性化要求。

推荐专家

更多>
宋长惠

宋长惠

主任医师
成都成华脑康心理医院

擅长:对失眠、抑郁、焦虑、强迫、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躯体化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详情]

邓天喜

邓天喜

副主任医师
成都成华脑康心理医院

擅长:对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疾病进...[详情]

包丽阳

包丽阳

副主任医师
成都成华脑康心理医院

擅长:擅长诊疗失眠、抑郁、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狂躁症、焦虑、强迫、小儿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青少年心理等...[详情]

医院资讯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更多> 更多> 更多>

抑郁症怎么治疗效果好的方法,成都心理科哪个医院好

2025-09-04 11:07:00

抑郁症的改善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与专业评估,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 “效果好” 的固定... [详情]

成都医院心理科哪家好,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2025-09-04 11:06:01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症状以情绪在躁狂 / 轻躁狂与抑郁状态间交替波动为核心,不同阶段症状差异... [详情]

失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成都心理科医院

2025-09-04 11:03:42

失眠多由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环境变化及身体不适等因素引发,这些因素单独或叠加作用,会打乱正... [详情]

成都正规医院心理科,轻度抑郁的表现有哪些症状

2025-09-04 11:01:38

轻度抑郁的症状多体现在情绪、行为及躯体感受上,程度较轻但持续存在,需留意观察。 [详情]

成都心理医生正规医院,早醒睡不安稳怎么治疗好

2025-09-04 11:00:26

早醒睡不安稳可通过调整睡眠习惯、优化睡前状态、改善生活节奏来缓解,若自我调理效果有限,可寻... [详情]

焦点排行:双相障碍与抑郁怎么分清“挂号指南”成都心理咨询师怎么找

2025-09-01 10:58:03

双相障碍与抑郁可通过情绪状态的核心差异区分:抑郁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双相障碍则会在情... [详情]

近期新讯:早醒也是没睡好的一种表现“就诊攻略”四川成都心理专科医院

2025-09-01 10:55:49

早醒确实是没睡好的一种表现,并非单纯睡够了,若频繁早醒且醒后难以再次入睡,还可能伴随白天疲... [详情]

今日聚焦:强迫症的典型症状“预约挂号”成都哪家医院看心理科比较好

2025-09-01 10:52:31

强迫症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不断出现的强迫思维与无法控制的强迫行为,二者常相互关联且影响日常生... [详情]

本地热榜:失眠去医院要挂什么科“专科专治”成都哪个医院的心理科比较好

2025-09-01 10:51:16

失眠去医院通常可挂心理科,若失眠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心理科能从情绪疏导、睡眠习惯调整等方面提... [详情]

官方快讯:得了精神障碍怎么治疗“心理干预”成都精神心理科哪个医院好

2025-09-01 10:48:50

得了精神障碍需先通过专业评估明确状态,再结合生活调整与必要的专业支持逐步改善; [详情]

近日排行:孩子开学后焦虑怎么办“亲子关系”成都儿童心理科哪个医院好

2025-09-01 10:46:39

孩子开学后焦虑可通过提前适应作息、亲子沟通疏导、校园场景预热等方式缓解; [详情]

科室导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