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常由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空腹、体位不当、针刺手法过重等因素引发。晕针时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汗、恶心欲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意识丧失。应对晕针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立即停止针刺、调整体位、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针刺急救穴位、密切观察病情等。
1. 晕针原因:体质虚弱者气血不足,对针刺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发生晕针;精神紧张会使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晕针;空腹时血糖较低,能量供应不足,针刺刺激可能诱发晕针;体位不当,如长时间站立或卧位突然改变,会影响血液循环,增加晕针的几率;针刺手法过重,刺激过强,会使患者难以承受而出现晕针。
2. 晕针症状:轻度晕针患者会感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等;中度晕针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等;重度晕针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昏仆在地,呼吸微弱,脉细欲绝。
3. 立即停止针刺:一旦发现患者有晕针迹象,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
4. 调整体位:让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这样可以增加脑部供血,缓解晕针症状。
5. 给予温开水或糖水:给患者饮用温开水或糖水,以补充能量和水分,改善低血糖状态。
6. 针刺急救穴位: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百会等穴位,以醒脑开窍、调和气血。这些穴位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7. 密切观察病情:在采取急救措施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情况,直到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8. 预防晕针: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紧张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针刺前应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避免在空腹时进行针刺;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针刺手法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晕针是针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了解晕针的原因、症状及应对方法,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针刺治疗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针刺治疗前,医生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晕针,要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感受,以减少晕针的发生。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黄斑裂孔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详情]
经常说梦话正常吗 [详情]
哺乳期来月经是常见现象,与体质差并无直接关联,主要受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恢复、卵巢功能、个体差异、哺乳频率等因素影响。 [详情]
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早上不晨勃的监测有一定意义。早上不晨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内... [详情]
儿童积食发烧常见病因包括饮食不节制、脾胃功能较弱、缺乏运动、肠道菌群失调、感染因素等。 [详情]
怀孕6周出现褐色血不一定危险,可能由着床出血、宫颈炎症、先兆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因素引起。 [详情]
血压值达到142,已接近高血压标准。稳住血压可从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合理用药等方面入手。合理的饮食能减少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适度运... [详情]
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症状明显等特点。目前,治疗腮腺炎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仙人掌在防治腮... [详情]
疫情期间尿蛋白弱阳性想要安全恢复,可从明确病因、调整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合理用药等方面着手。 [详情]
6个月婴儿辅食添加预防过敏疾病,可从辅食添加顺序、食材选择、辅食制作方式、进食观察以及营养补充等方面着手。 [详情]
嗓子发炎是常见病症,不同季节有不同诱发因素和防治策略。春季气温多变、花粉多,易因过敏和温差大诱发;夏季炎热,过度贪凉、用嗓过度是主... [详情]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常由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空腹、体位不当、针刺手法过重等因素引发。晕针时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