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是两种常见的麻醉方式,二者在麻醉部位、操作方法、适用范围、起效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存在差异。
1. 麻醉部位: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腰麻则是把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和脊髓表面。
2. 操作方法:硬膜外麻醉时,需在患者背部选定穿刺点,经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然后置入导管以便持续给药;腰麻操作相对简单,穿刺针依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直接注药。
3. 适用范围:硬膜外麻醉适用于腹部、下肢、会阴部等多种手术,还可用于术后镇痛;腰麻常用于下腹部、盆腔、下肢及肛门会阴部手术,但对于一些长时间、复杂的手术,腰麻的持续时间可能不够。
4. 起效时间:腰麻起效较快,一般注药后数分钟内即可出现麻醉效果;硬膜外麻醉起效相对较慢,通常需要15 - 20分钟才能达到满意的麻醉平面。
5. 并发症:硬膜外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硬膜穿破、感染等;腰麻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头痛、尿潴留、神经损伤、低血压等。其中,腰麻后头痛较为常见,多因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引起。
6. 麻醉维持:硬膜外麻醉可以通过导管持续给药,便于根据手术时间和患者情况调整麻醉深度和维持时间;腰麻药物注入后,麻醉时间有限,难以根据需要长时间维持,如需长时间手术,可能需要追加药物或转换麻醉方式。
7. 对患者生理影响:腰麻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相对较大,容易引起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硬膜外麻醉对生理功能的干扰相对较小,但如果阻滞范围过广,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临床实践中,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患者在手术前应与麻醉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不同麻醉方式的优缺点,积极配合做好麻醉准备工作。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黄斑裂孔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详情]
面部水肿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详情]
未来健康趋势中,气血调养、疗程规划、疾病认知、药物选择、生活方式等方面至关重要。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合理的疗程规... [详情]
应对B超辐射,可从了解B超辐射特点、选择正规检查机构、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采取防护措施、检查后进行身体调养等方面入手。 [详情]
宝宝口臭的原因主要有口腔卫生不良、饮食因素、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详情]
布洛芬口服液是家庭常用药,其适用症状、适用人群、使用注意事项、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储存条件等方面都需了解。 [详情]
脸上过敏发红发痒是常见皮肤问题,缓解方法有避免刺激、进行冷湿敷、合理用药等。避免刺激可减少过敏原接触,冷湿敷能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炎... [详情]
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是两种常见的麻醉方式,二者在麻醉部位、操作方法、适用范围、起效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存在差异。 [详情]
老年人群头一阵一阵刺疼,家人需要关注病情变化、营造舒适环境、协助合理用药、安排规律生活、给予心理支持等。 [详情]
深夜嘴馋时,有多种低热量食物既能满足食欲又不易使人发胖,如黄瓜、西红柿、苹果、燕麦、酸奶、玉米等。 [详情]
脚痒难耐可能由足癣、湿疹、接触性皮炎、汗疱疹、冻疮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日常护理、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法缓解。 [详情]
肠镜检查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肠道出血、感染、肠穿孔、麻醉相关副作用等情况,需要家人和患者共同应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