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青岛市四方区红十字医院相关资讯 > 职业病防护:预防结石排出结石的6大要点

职业病防护:预防结石排出结石的6大要点

发布时间:2025-05-05 16:15:35 举报/反馈

预防结石排出结石的6大要点包括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定期体检筛查、合理使用药物等。

1.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能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结石成分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从而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也有助于较小结石的排出。建议每天饮用适量的水,保持尿液清亮。

2.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苋菜、巧克力等;控制高嘌呤食物,像动物内脏、海鲜等;限制钠盐摄入,避免过量食用腌制食品。同时,增加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

3. 适度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帮助结石移动和排出。例如跳绳、跑步、上下楼梯等运动,能借助身体的震动,促使结石在泌尿系统中移动,利于排出体外。

4. 控制体重:肥胖是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可降低体内代谢紊乱的风险,减少结石形成的几率。

5. 定期体检筛查: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能及时发现结石的存在。早期发现结石,可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结石增大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6. 合理使用药物:对于一些较小的结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促进结石排出,如肾石通颗粒、排石颗粒、金钱草颗粒等。但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预防结石排出结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采取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体检和合理用药等措施。通过这些要点的实施,能有效降低结石的发生风险,促进结石排出。若出现结石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文章来源:青岛市四方区红十字医院
上一篇:当你怀孕想吃莲藕时,一定要了解这些
下一篇:宝宝嘴唇干裂,早筛早治很重要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青岛市四方区红十字医院 同城医院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青岛市市立医院

青岛市肿瘤医院

肿瘤医院

青岛市中心医院

青岛市立医院东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老年人出汗多,吃这些药调理效果佳

2025-08-28

老年人出汗多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气虚、阴虚、湿热、营卫不和、心血不足等。针对不同病因,可选择不同药物进行调理,如玉屏风颗粒、六味... [详情]

儿童阴部能用小苏打洗吗 家长必知的3个要点

2025-08-28

儿童阴部能否用小苏打洗,需考虑儿童年龄、阴部状况、小苏打的浓度、使用频率以及可能的过敏反应等。不同年龄儿童阴部生理特点不同,阴部状... [详情]

解决视力体检不过关的 3 大妙招

2025-08-28

解决视力体检不过关可通过光学矫正、视觉训练和改善生活习惯等方法。光学矫正能快速提升视力,视觉训练可增强眼部功能,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 [详情]

胃窦癌手术后压力大 学会这些情绪调节方法延长生存期

2025-08-28

胃窦癌手术后患者往往压力较大,可通过心理疏导、培养兴趣爱好、运动锻炼、社交互动、药物辅助等方式调节情绪。 [详情]

咳嗽已经够难受,别让吃鸡肉的问题再添堵!

2025-08-28

咳嗽期间对于能否吃鸡肉存在诸多疑问,这涉及到鸡肉的营养特性、咳嗽的不同类型、鸡肉的烹饪方式、个体的消化能力以及可能存在的过敏情况等...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宝宝嘴唇干裂,早筛早治很重要

2025-08-23

宝宝嘴唇干裂是常见问题,主要与气候干燥、缺乏维生素、不良习惯、过敏反应、疾病因素等有关。早筛早治可避免干裂加重,引发感染等更严重问... [详情]

新冠后女性更易患妇科病 专家教你应对!

2025-08-07

新冠后女性更易患妇科病,主要与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阴道菌群失衡、卫生习惯改变、心理压力增大等因素有关。 [详情]

手指频繁脱皮 这5个病因你一定要知道!

2025-07-10

手指频繁脱皮可能由皮肤干燥、手癣、汗疱疹、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维生素缺乏等病因引起。 [详情]

心疼孕妈!怀孕有血块,别让流产阴影笼罩你

2025-06-23

怀孕有血块是许多孕妈担忧的问题,其原因包括先兆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宫颈病变、前置胎盘等。了解这些原因、症状及应对方法,有助于缓解... [详情]

职业病防护:预防结石排出结石的6大要点

2025-05-05

预防结石排出结石的6大要点包括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定期体检筛查、合理使用药物等。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