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禹城市人民医院相关资讯 > 疫情当下,专家带你认清溴已新和氨溴索的区别

疫情当下,专家带你认清溴已新和氨溴索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5-05-17 13:04:49 举报/反馈

溴己新和氨溴索在成分来源、药理作用、适用症状、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区别。

1. 成分来源:溴己新是从鸭嘴花碱中提取并合成的药物,而氨溴索是溴己新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2. 药理作用:溴己新主要作用是裂解痰液中酸性黏多糖纤维,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氨溴索不仅能调节浆液与黏液的分泌,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还能增加纤毛运动,使痰液稀释并排出,其祛痰作用比溴己新更强。

3. 适用症状:溴己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引起的黏痰不易咳出的情况;氨溴索除了用于上述情况外,还可用于早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等。

4. 不良反应:溴己新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可能会有恶心、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偶有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氨溴索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轻微,主要有轻度胃肠道不适、皮疹等。

5. 药物相互作用:溴己新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加其在支气管的分布浓度,增强抗菌疗效;氨溴索与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等抗生素合用时,可增加这些抗生素在肺组织的浓度,增强抗菌作用。

在疫情当下,了解溴己新和氨溴索的区别十分重要。二者虽然都有祛痰作用,但在成分来源、药理作用、适用症状、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文章来源:禹城市人民医院
上一篇:营养搭配助力甲亢突眼恢复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禹城市人民医院相关医生

陈哲

副主任医师

禹城市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查看详情

张付玉

主任医师

禹城市人民医院 | 肾病内科

查看详情

杨海申

主任医师

禹城市人民医院 | 神经内科

查看详情

梁建勇

主任医师

禹城市人民医院 | 小儿外科

查看详情

李鹏飞

副主任医师

禹城市人民医院 | 内分泌科

查看详情

禹城市人民医院 同城医院

新民市前当堡镇中医院

在线咨询

上海远洋医院

在线咨询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

在线咨询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

在线咨询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在线咨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5个步骤,让香蕉减肥法效果翻倍!

2025-05-28

要让香蕉减肥法效果翻倍,可从合理安排食用时间、搭配其他低热量食物、结合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等方面着手。 [详情]

空气污染会增加肺结核感染风险吗

2025-05-28

空气污染会增加肺结核感染风险,主要通过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免疫力、促进结核菌传播、增加接触机会、改变环境微生态等方面产生影响。 [详情]

睡眠不好与多发性结石有关 教你改善睡眠

2025-05-28

睡眠不好与多发性结石存在一定关联,可能受疼痛刺激、心理压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睡眠环境不适等因素影响。改善睡眠可从药物... [详情]

剖腹产两次生三胎,中医调养有妙招

2025-05-28

剖腹产两次生三胎,中医调养可从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饮食调养、情志调节、运动锻炼等方面着手。 [详情]

当宝宝体温到37.3度,这样做让孩子快速退烧!

2025-05-28

当宝宝体温达到37.3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穿着、保证休息、合理用药等方式让孩子快速退烧。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疫情当下,专家带你认清溴已新和氨溴索的区别

2025-05-17

溴己新和氨溴索在成分来源、药理作用、适用症状、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区别。 [详情]

营养搭配助力甲亢突眼恢复

2025-04-10

营养搭配助力甲亢突眼恢复可从补充蛋白质、摄入富含维生素食物、增加矿物质摄取、控制碘摄入、保证膳食纤维摄入等方面入手。 [详情]

震惊!女性腰疼可能隐藏这些大病,该挂科室大揭秘

2025-04-03

女性腰疼可能隐藏的大病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盆腔炎、肾结石、子宫内膜异位症、骨质疏松症等。 [详情]

女人阴虚适合吃什么进行食补?

2025-03-15

女人阴虚可通过多种食物进行食补,如百合、黑芝麻、鸭肉、桑椹、山药等。 [详情]

胸中间长痘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3-04

胸中间长痘痘的原因有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