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常见儿童传染病,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疫苗作用和日常护理要点等很重要。
1. 症状:手足口病通常急性起病,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多在38℃左右。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导致患儿进食困难。手、足、臀部、臂部、腿部会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均可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3. 预防措施: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 疫苗作用:手足口病疫苗主要是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虽然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但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
5. 日常护理要点:如果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要让其多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疱疹破溃感染。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6. 隔离措施:一旦发现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应及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隔离时间一般为发病后2周,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7. 消毒方法:对患儿的衣物、玩具、餐具等物品要进行定期消毒。可以采用煮沸消毒、阳光暴晒、含氯消毒剂擦拭等方法。
手足口病虽然是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但通过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疫苗作用和日常护理要点等,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病的风险。家长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如果孩子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喉咙里的肉垂肿大怎么办 [详情]
面部水肿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详情]
肛门总有便意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直肠炎、痔疮、肛窦炎、直肠脱垂、肠道肿瘤等。 [详情]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骨骼问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形态和健康。有6个动作能帮助孩子预防脊柱侧弯,分别是游泳、吊单杠、小飞燕、平板支... [详情]
桑葚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在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血管、改善消化系统、护眼明目、乌发养颜等方面对家人健康有益,还可用于缓解贫血、失眠等症... [详情]
空气差易导致感冒,而酸奶对增强抵抗力有一定作用,这与酸奶含益生菌、蛋白质、维生素、钙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因素有关。 [详情]
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夜间疼痛较为明显。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筋膜炎夜间疼痛,常见的运动有拉伸运动、有氧运动、力量... [详情]
心脏消融术后压力大,可通过认知调整、情绪宣泄、社交支持、生活方式调整、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调节心理,预防后遗症。 [详情]
胸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但忽视其禁忌症会引发严重后果,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未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胸腔内广... [详情]
家庭关怀陪伴胃绞痛患者走出痛苦可从了解疾病知识、营造舒适环境、提供饮食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协助医疗管理等方面入手。 [详情]
职场人痰多影响工作,可尝试一些具有化痰作用的食物来缓解,如梨、萝卜、银耳、陈皮、荸荠等。 [详情]
手足口病是常见儿童传染病,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疫苗作用和日常护理要点等很重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