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测量血压对于关注血压问题十分重要,需注意测量前准备、测量姿势、测量时间、测量频率以及测量仪器的选择等方面。
1. 测量前准备:测量血压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避免剧烈运动。应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休息5 - 10分钟,使身心放松,保持呼吸平稳。膀胱处于充盈状态会影响血压值,所以测量前**排空膀胱。
2. 测量姿势:测量时可采取坐位或卧位。坐位测量时,身体应坐直,双脚平放于地面,背靠椅背,上臂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卧位测量时,要平躺在床上,同样使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高度。袖带应平整地缠绕在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1 - 2根手指为宜。
3. 测量时间:血压在一天中会有波动,一般建议在早上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前、早餐前、排尿后测量,此时测量的血压值能较好地反映血压的基础状态。另外,晚上睡觉前也可测量一次血压,了解血压的夜间变化情况。
4. 测量频率:对于血压正常且无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定期(如每年1 - 2次)测量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阶段,应增加测量频率,每天测量2 - 3次;血压达标且稳定后,可每周测量1 - 2天,每天测量1 - 2次。
5. 测量仪器的选择:常用的血压测量仪器有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汞柱式血压计测量结果较为准确,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适合家庭自测,选择时应挑选经过国际标准验证的合格产品。
6. 测量记录:每次测量血压后,应及时记录测量的日期、时间、血压值以及测量时的身体状况等信息。这些记录有助于医生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7. 多次测量: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在测量一次后,间隔1 - 2分钟再测量一次,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如果两次测量的血压值相差较大,应间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学会正确测量血压是关注血压健康的基础。通过做好测量前准备、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频率、挑选合格的测量仪器、认真记录测量结果以及进行多次测量等,能获得更准确的血压值,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提供可靠依据。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黄斑裂孔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详情]
结膜囊在哪 [详情]
月经血少、疼痛问题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进行饮食调理、采用物理疗法、服用药物以及寻求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 [详情]
搞定维生素D中毒症状,可通过停止补充维生素D、促进排泄、使用糖皮质激素、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饮食调整等方式。 [详情]
射精前液体致孕是职场人士需要了解的重要健康知识,涉及到射精前液体的成分、致孕原理、影响因素、预防措施以及相关健康风险等方面。 [详情]
怀孕两个月听不到胎心,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受孕时间晚、胚胎发育异常、孕妇自身疾病、检测方法不准确等情况导致,可通过重新检测、观察症... [详情]
分娩时的阵痛是许多产妇面临的挑战,合适的姿势有助于缓解阵痛,常见的有效姿势有站立前倾姿势、跨坐姿势、跪姿、侧卧姿势、蹲姿等。 [详情]
正确测量血压对于关注血压问题十分重要,需注意测量前准备、测量姿势、测量时间、测量频率以及测量仪器的选择等方面。 [详情]
当考虑点痣时,需要考虑痣的性质、点痣方法、自身身体状况以及术后护理等因素。 [详情]
老年人牙痛是常见问题,判断西药和中药哪个更有效,可从止痛速度、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副作用、治疗根本病因等方面考量。 [详情]
老年女性月经前乳房胀痛需警惕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炎、乳腺癌、乳腺导管扩张症等疾病。 [详情]
不适合打HPV疫苗的3类人主要包括过敏人群、处于特殊生理状态人群、患有某些疾病人群等。过敏人群对疫苗成分过敏会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