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时,可通过按摩特定穴位辅助降温,常用的穴位有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清肺经等。
1.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按摩此穴位有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等作用。用食指和中指在大椎穴上进行揉按,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0 - 200下,能帮助儿童发散风寒,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2. 曲池穴: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该穴位具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功效。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按揉的频率可稍快一些,大约每分钟100 - 120次,每次按摩3 - 5分钟,能有效缓解儿童发热症状。
3. 合谷穴:合谷穴就是俗称的“虎口”,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合谷穴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用拇指按揉儿童的合谷穴,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100 - 150下,可辅助降低体温。
4. 外关穴: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此穴位能联络气血,清利三焦。按摩外关穴时,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轻揉按,每次按摩2 - 3分钟,有助于散热降温。
5. 清肺经: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清肺经是从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操作时,用拇指指腹从无名指指根推向指尖,每次推200 - 300下,可改善儿童发热情况。
当儿童发烧时,按摩上述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体温平稳下降。但需注意,按摩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如果儿童发烧情况严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家长也可配合物理降温等方法,帮助儿童缓解不适。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黄斑裂孔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详情]
结膜囊在哪 [详情]
未来健康趋势中,气血调养、疗程规划、疾病认知、药物选择、生活方式等方面至关重要。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合理的疗程规... [详情]
应对B超辐射,可从了解B超辐射特点、选择正规检查机构、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采取防护措施、检查后进行身体调养等方面入手。 [详情]
宝宝口臭的原因主要有口腔卫生不良、饮食因素、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详情]
布洛芬口服液是家庭常用药,其适用症状、适用人群、使用注意事项、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储存条件等方面都需了解。 [详情]
脸上过敏发红发痒是常见皮肤问题,缓解方法有避免刺激、进行冷湿敷、合理用药等。避免刺激可减少过敏原接触,冷湿敷能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炎... [详情]
百香果在减肥方面有诸多作用,包括增加饱腹感、促进消化、加速新陈代谢、降低脂肪吸收、补充营养等。 [详情]
儿童空腹喝豆浆,潜在风险包括蛋白质浪费、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影响营养吸收、增加肾脏负担等。 [详情]
长闭口和内分泌失调存在一定关联,此外,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也会导致长闭口。 [详情]
水痘引发的皮肤问题可通过隔离休息、皮肤清洁、止痒、防止感染、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管理。 [详情]
忽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副作用,可能会引发出血、血液系统异常、胃肠道不适、皮肤反应、肝脏功能损害等健康问题。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