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隆德县妇幼保健所相关资讯 > 热点:儿童脚崴频发,家长必知急救要点!

热点:儿童脚崴频发,家长必知急救要点!

发布时间:2025-05-12 15:56:11 举报/反馈

儿童脚崴后,需及时采取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及时就医等措施,以减轻症状,促进恢复。

1. 休息:儿童脚崴后,应立即停止活动,让受伤的脚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因为继续活动可能会加重脚踝部位的肿胀和疼痛,甚至导致韧带撕裂等更严重的损伤。

2. 冰敷:在脚崴后的 48 小时内,可每隔 1 - 2 小时冰敷 15 - 20 分钟。冰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常用的冰敷物品有冰袋、冷毛巾等。例如,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敷在受伤部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

3.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的脚踝进行适度加压包扎。包扎时要注意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压力但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这样可以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若包扎过紧,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脚部麻木、发凉等症状;若包扎过松,则起不到加压的作用。

4. 抬高患肢:在休息时,将受伤的脚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比如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让脚处于较高的位置。

5. 及时就医:如果儿童脚崴后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无法站立或行走,或者受伤部位出现畸形等情况,应及时送往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可能会安排 X 光、CT 等检查,以排除骨折等严重损伤。若确诊为骨折,可能需要使用石膏固定;若为韧带损伤,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儿童脚崴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家长掌握正确的急救要点至关重要。通过及时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若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在儿童恢复期间,要注意护理,避免过早活动,促进受伤部位的恢复。

文章来源:隆德县妇幼保健所
上一篇:解决怀孕60天药流顾虑,看这一篇就够!
下一篇:紧急警示!带状性疱疹不注意这几点极易传染他人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隆德县妇幼保健所 同城医院

固原市精神康复医院

精神科医院

在线咨询

彭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妇幼保健院

在线咨询

彭阳县中医医院

中医医院

在线咨询

泾源县人民医院

综合医院

在线咨询

西吉县中医医院

中医医院

在线咨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5个步骤,让香蕉减肥法效果翻倍!

2025-05-28

要让香蕉减肥法效果翻倍,可从合理安排食用时间、搭配其他低热量食物、结合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等方面着手。 [详情]

空气污染会增加肺结核感染风险吗

2025-05-28

空气污染会增加肺结核感染风险,主要通过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免疫力、促进结核菌传播、增加接触机会、改变环境微生态等方面产生影响。 [详情]

睡眠不好与多发性结石有关 教你改善睡眠

2025-05-28

睡眠不好与多发性结石存在一定关联,可能受疼痛刺激、心理压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睡眠环境不适等因素影响。改善睡眠可从药物... [详情]

剖腹产两次生三胎,中医调养有妙招

2025-05-28

剖腹产两次生三胎,中医调养可从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饮食调养、情志调节、运动锻炼等方面着手。 [详情]

当宝宝体温到37.3度,这样做让孩子快速退烧!

2025-05-28

当宝宝体温达到37.3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穿着、保证休息、合理用药等方式让孩子快速退烧。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紧急警示!带状性疱疹不注意这几点极易传染他人

2025-05-24

带状性疱疹不注意皮肤破损处理、密切接触防护、共用物品管理、免疫力低下人群防护、环境清洁通风等,极易传染他人。 [详情]

热点:儿童脚崴频发,家长必知急救要点!

2025-05-12

儿童脚崴后,需及时采取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及时就医等措施,以减轻症状,促进恢复。 [详情]

解决怀孕60天药流顾虑,看这一篇就够!

2025-04-27

怀孕60天药流需了解药流原理、适用情况、药物选择、可能风险、注意事项等。 [详情]

孕产期间患肺结核,嗓子痒咳嗽怎么应对

2025-04-16

孕产期间患肺结核嗓子痒咳嗽,可通过规范抗结核治疗、日常护理、饮食调理、对症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应对。 [详情]

权威专家揭秘:眼压高是怎么造成的

2025-04-07

眼压高可能由青光眼、眼内炎症、用眼过度、药物影响、外伤等因素造成。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