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盘县特区人民医院相关资讯 > 警惕!气管有异物睡觉可能致命

警惕!气管有异物睡觉可能致命

发布时间:2025-06-13 09:16:34 举报/反馈

气管有异物睡觉可能致命,主要与睡眠中呼吸调节能力下降、异物移位阻塞气道、引发严重感染、导致窒息缺氧、诱发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

1. 睡眠中呼吸调节能力下降:在睡眠状态下,人体的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呼吸调节能力不如清醒时。当气管有异物时,正常的咳嗽反射等自我保护机制会受到一定抑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将异物排出,从而增加了异物持续危害气道的风险。

2. 异物移位阻塞气道:睡觉时身体姿势不断改变,气管内的异物可能会随着体位的变动而发生移位。原本没有完全阻塞气道的异物,可能会移动到关键位置,如声门、气管分叉处等,导致气道急性阻塞,使气体无法正常进出肺部。

3. 引发严重感染:气管内的异物会刺激气道黏膜,破坏气道的正常防御屏障,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发气管、支气管甚至肺部的感染。睡眠时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会迅速加重,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4. 导致窒息缺氧:如果异物完全阻塞气道,空气无法进入肺部,会迅速导致窒息。大脑等重要器官对缺氧极为敏感,短时间的缺氧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脑损伤、昏迷等,若不及时抢救,最终会因缺氧导致死亡。

5. 诱发心律失常:气管有异物引起的窒息缺氧会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电生理活动,诱发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等,可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气管有异物睡觉存在诸多致命风险,涉及呼吸、感染、心脏等多个方面。因此,一旦发现气管有异物,应及时就医取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预防气管异物的发生,如进食时避免大笑、说话等。若出现疑似气管异物的症状,需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文章来源:盘县特区人民医院
上一篇:脸很烫很红不用怕,这几个解决方案帮到你
下一篇:酒精戒断第几天最危险 一文带你了解关键时期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盘县特区人民医院 同城医院

新民市前当堡镇中医院

上海远洋医院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家庭关怀:感冒时给家人熬红糖水的好处

2025-08-29

感冒时给家人熬红糖水具有补充能量、驱寒保暖、缓解不适、促进发汗、补充水分等好处。 [详情]

想起上消化道不适的痛苦,这些预防措施要做好

2025-08-29

预防上消化道不适,可从规律饮食、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调节情绪以及定期体检等方面入手。 [详情]

药物过量别慌张,这样做降低伤害

2025-08-29

药物过量会对身体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可通过催吐、补充水分、观察症状、使用解毒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降低伤害。 [详情]

3个关键指标,教你快速判断肛周脓性轻重!

2025-08-29

判断肛周脓性轻重可通过观察疼痛程度、脓肿大小、发热情况等关键指标。疼痛程度越重、脓肿越大、发热温度越高且持续时间长,通常意味着肛周... [详情]

产后虚弱 坐月子必吃的5道补血食谱

2025-08-29

产后虚弱是常见现象,坐月子期间可通过合理饮食补血,以下5道补血食谱分别是红枣桂圆粥、猪肝菠菜汤、花生猪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黑木耳...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酒精戒断第几天最危险 一文带你了解关键时期

2025-07-15

酒精戒断最危险的时期通常集中在戒断后的第2 - 3天、第4 - 7天、1周后、2周左右以及1个月内,在这些阶段可能会出现震颤谵妄、... [详情]

警惕!气管有异物睡觉可能致命

2025-06-13

气管有异物睡觉可能致命,主要与睡眠中呼吸调节能力下降、异物移位阻塞气道、引发严重感染、导致窒息缺氧、诱发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 [详情]

脸很烫很红不用怕,这几个解决方案帮到你

2025-05-24

脸很烫很红可能由皮肤过敏、发热、高血压、玫瑰痤疮、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过敏、降温、降压、抗炎、调节情绪等方式解决。 [详情]

儿童空腹吃消炎药,家长必知的5点

2025-05-22

儿童空腹吃消炎药,家长必知药物种类差异、肠胃刺激情况、吸收效果影响、过敏反应风险、后续饮食注意等。 [详情]

明星也会遇到的月经量少且淋漓不尽问题,专家教你应对!

2025-05-15

月经量少且淋漓不尽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药物影响等因素引起。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