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武警云南总队医院相关资讯 > 别人怀孕皮肤粗糙,你却变好,差异竟这么大!

别人怀孕皮肤粗糙,你却变好,差异竟这么大!

发布时间:2025-04-15 16:30:43 举报/反馈

怀孕后皮肤状态不同,与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情绪状态等有关。

1. 激素水平: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雌激素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增加皮肤水分和弹性;孕激素会影响皮肤油脂分泌。部分孕妇雌激素分泌占优势,皮肤新陈代谢加快,变得光滑细腻;而有的孕妇孕激素使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皮肤粗糙、长痘。

2. 遗传因素:遗传在皮肤特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若家族女性怀孕时皮肤状态普遍较好,那么孕妇受遗传影响,皮肤变好的可能性较大;反之,若家族中有怀孕皮肤变差的遗传倾向,孕妇也可能出现皮肤粗糙问题。

3. 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利于维持皮肤健康。孕期保证充足睡眠,可让皮肤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适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代谢功能;注意皮肤清洁和保湿,选择温和护肤品,可保持皮肤水润,减少粗糙和干燥。相反,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易使皮肤变差。

4. 饮食结构:孕期饮食对皮肤状态影响明显。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胶原蛋白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坚果、猪蹄等,有助于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增加皮肤弹性;若孕妇常吃辛辣、油腻、高糖食物,易导致皮肤油脂分泌失衡,出现粗糙、长痘等问题。

5. 情绪状态:孕期情绪波动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皮肤状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有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使皮肤保持良好状态。

怀孕后皮肤状态差异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激素水平是生理基础,遗传因素难以改变,但可通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结构和保持积极情绪状态,改善皮肤状况。若皮肤出现严重问题,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文章来源:武警云南总队医院
上一篇:新手爸妈必知!一个月新生儿肺炎的5大早期症状
下一篇:宝妈必知:快速搞定六个月宝宝积食的秘诀!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武警云南总队医院 同城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昆明市延安医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未来,胃饱胀或许能被轻松治愈!

2025-08-22

胃饱胀是常见消化系统症状,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动力不足、胃部疾病、精神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未来治愈胃饱胀可从调整饮食、增强胃... [详情]

孕产妈妈睡眠不好怎么办 快来看看解决办法!

2025-08-22

孕产妈妈睡眠不好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睡眠环境、进行心理调节、采用饮食调理以及必要时药物治疗等方式来解决。 [详情]

水痘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你了解多少 快来测试!

2025-08-22

水痘疫苗最佳接种时间受儿童年龄、免疫状态、流行季节、既往接种史、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 [详情]

中医经络保健,加速膀胱镜检查后身体恢复!

2025-08-22

膀胱镜检查后,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而中医经络保健可从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促进排尿、增强免疫力、改善心理状态等方面加速身体恢... [详情]

老年人眼睛涨,可能隐藏哪些健康危机

2025-08-22

老年人眼睛涨,可能隐藏着青光眼、视疲劳、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颅内病变等健康危机。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宝妈必知:快速搞定六个月宝宝积食的秘诀!

2025-08-13

六个月宝宝积食可通过饮食调整、腹部按摩、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解决,饮食上要选择易消化食物,按摩能促进肠胃蠕动,运动可... [详情]

中医体质辨识,为水痘防治提供新思路

2025-07-17

中医体质辨识可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虚质等方面为水痘防治提供新思路,通过了解不同体质对水痘的易感性、发病特点、病程发... [详情]

一年舌头灼烧感,早筛早治很重要

2025-07-01

一年舌头灼烧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口腔局部因素、全身系统因素、精神心理因素、营养缺乏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因素等。 [详情]

解决7岁小孩39.5度高烧,就用这几个方法

2025-05-16

解决7岁小孩39.5度高烧,可采用物理降温、使用退烧药、补充水分、保证休息、及时就医等方法。 [详情]

擤鼻涕有血不用怕,这些方法帮你搞定

2025-05-10

擤鼻涕有血可能由环境干燥、鼻腔炎症、外伤、鼻腔异物、血液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改善环境、药物治疗、避免刺激、取出异物、治疗基础病等...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