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兴宁市大坪卫生院相关资讯 > 吐血别慌!5 招快速区分咯血与呕血

吐血别慌!5 招快速区分咯血与呕血

发布时间:2025-09-12 13:25:27 举报/反馈

区分咯血与呕血可从病因、出血方式、血液性状、伴随症状、酸碱反应等方面入手。

1. 病因:咯血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也可见于心血管疾病,如二尖瓣狭窄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或支气管的血管破裂,从而引起出血。呕血则多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消化系统的病变使得胃肠道黏膜受损或血管破裂,引发出血。

2. 出血方式:咯血一般是咳出,通常先有喉部发痒、咳嗽等先兆症状,然后血液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而呕血是呕出,往往伴有恶心、上腹部不适等感觉,接着血液从胃内呕出。

3. 血液性状:咯血的血液通常为鲜红色,有时会带有泡沫,这是因为血液与空气混合所致。而且咯血的血液一般呈碱性。呕血的血液颜色则多为暗红色或咖啡色,这是由于血液在胃内与胃酸混合,经过消化作用后颜色发生改变。呕血的血液常混有食物残渣,并且呈酸性。

4. 伴随症状:咯血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呼吸系统症状。如果是肺结核引起的咯血,还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呕血患者常伴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若因肝硬化导致呕血,可能还会有腹水、黄疸等表现。

5. 酸碱反应:通过检测吐出物的酸碱反应也能辅助区分。咯血的血液一般呈碱性,而呕血的血液由于与胃酸混合,呈酸性。可以使用 pH 试纸进行简单检测,但这只能作为初步判断,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咯血与呕血在病因、出血方式、血液性状、伴随症状和酸碱反应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准确区分咯血与呕血对于判断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吐血情况,应冷静观察上述特征,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文章来源:兴宁市大坪卫生院
上一篇:揭秘!成人水痘严重期,如何快速康复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兴宁市大坪卫生院 同城医院

新民市前当堡镇中医院

上海远洋医院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解决孕期肝负担,这几种中药有妙招

2025-09-12

孕期肝脏负担加重是常见现象,可通过一些中药来缓解,如枸杞、茵陈、垂盆草、五味子、白术等。 [详情]

宝宝喝布洛芬不退烧 这5个应急办法家长必知!

2025-09-12

宝宝喝布洛芬不退烧,可采用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环境温度、更换其他退烧药、及时就医等应急办法。 [详情]

基因编辑能让乳房快速变大吗 医学前沿揭秘

2025-09-12

基因编辑目前不能让乳房快速变大,主要受伦理限制、技术安全性、作用机制不明确、个体差异影响以及缺乏临床研究等因素影响。 [详情]

中医提醒:半夜吃饭违背四季调养之道

2025-09-12

半夜吃饭违背四季调养之道,主要体现在影响脾胃运化、打乱生物钟、不利于阳气潜藏、增加痰湿积聚、影响睡眠质量等方面。 [详情]

芦荟直接擦脸问题多 教你正确使用方法

2025-09-12

芦荟直接擦脸存在过敏、皮肤刺激、堵塞毛孔、营养过剩、微生物感染等问题,正确使用方法包括选择合适品种、进行过敏测试、正确处理芦荟、掌...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吐血别慌!5 招快速区分咯血与呕血

2025-09-12

区分咯血与呕血可从病因、出血方式、血液性状、伴随症状、酸碱反应等方面入手。 [详情]

揭秘!成人水痘严重期,如何快速康复

2025-08-14

成人水痘严重期想要快速康复,可从隔离休息、皮肤护理、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等方面着手。 [详情]

气虚困扰 这 5 种见效快的药帮你摆脱!

2025-07-21

气虚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常表现为身体虚弱、易疲劳、气短等症状。针对气虚问题,有五种药物可起到较好的调理作用,分别是补中益气丸、人... [详情]

压力大导致CTNI异常 教你情绪调节秘诀

2025-07-19

压力大导致CTNI异常与交感神经兴奋、炎症反应、血管痉挛、心肌代谢改变、血小板功能异常等有关。情绪调节可采用运动锻炼、冥想放松、社... [详情]

生二胎对孕妇心理压力的影响有哪些

2025-07-18

生二胎会给孕妇带来多种心理压力,包括经济压力、精力分配压力、家庭关系压力、身体恢复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等。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