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急后重症状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脱垂、直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
1.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肠黏膜炎症、溃疡,刺激肠道神经末梢,产生频繁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少,从而出现里急后重症状。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主要累及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从直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炎症刺激肠道,使肠道蠕动加快,肠黏膜分泌增多,导致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等。
3. 直肠脱垂: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直肠黏膜反复脱出,可刺激肛门周围的神经,引起坠胀感和便意频繁,出现里急后重。轻度直肠脱垂可采用保守治疗,如改善排便习惯、避免久蹲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等。
4.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生长在直肠部位,可刺激直肠黏膜,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出现里急后重、便血、大便变细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其特征为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但无器质性病变。精神因素、饮食、肠道感染等都可能诱发。患者肠道敏感性增加,可出现里急后重症状。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可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调节肠道菌群。
里急后重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当出现里急后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常规、结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病情延误或出现不良反应。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黄斑裂孔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详情]
尿道炎吃什么药 [详情]
在补气方面,有不少食物效果显著,可与人参相媲美,常见的有山药、黄芪、白术、红枣、桂圆等。 [详情]
职场人心里总难受,可通过心理调节、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心理调节包括倾诉、转移注意力等;运动锻炼可选择有氧运动、瑜伽等;药... [详情]
孩子出水痘一般3至5天能发完,防治要点包括了解水痘症状、做好隔离措施、注意皮肤护理、合理饮食、正确用药等。 [详情]
环境因素对 42 天宝宝身高体重影响较大,主要包括营养摄入、睡眠质量、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 [详情]
职场人性生活不和谐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状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补充营养、适当使用药物等方法改善。 [详情]
血糖20多已远超正常范围,需采取综合措施应对,包括及时就医、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合理用药、监测血糖等。 [详情]
里急后重症状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脱垂、直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 [详情]
拉血可能由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肠息肉等因素引起。 [详情]
色素痣恶变的主要征象有大小变化、形状改变、颜色不均、边界不规则、表面特征变化、瘙痒疼痛、破溃出血等。 [详情]
干眼症症状能否治愈受病情程度、病因、治疗方法、日常护理、患者依从性等因素影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