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陆丰济阳医院相关资讯 > 发烧时为什么不能吃鸡蛋?

发烧时为什么不能吃鸡蛋?

发布时间:2025-02-22 14:12:17 举报/反馈

发烧时并非**不能吃鸡蛋,但一般不建议多吃,主要受消化功能减弱、产热效应、过敏反应、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药物疗效等因素影响。

1. 消化功能减弱:发烧时,人体的消化酶活性会下降,胃肠蠕动也会减慢,消化功能减弱。鸡蛋富含蛋白质,本身就相对较难消化。在这种情况下食用较多鸡蛋,会增加胃肠消化负担,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2. 产热效应:食物在消化、吸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被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鸡蛋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其特殊动力效应较强,在体内代谢时会产生较多热量。发烧时人体体温已经升高,食用过多鸡蛋会使体内产热进一步增加,不利于体温的降低,可能会加重发热症状。

3. 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鸡蛋过敏,发烧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此时食用鸡蛋,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可能会增加。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会使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和严重。

4. 加重肾脏负担:鸡蛋中的蛋白质经过代谢后会产生含氮废物,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发烧时,人体的代谢加快,肾脏的负担本身就有所增加。如果此时大量食用鸡蛋,会产生更多的含氮废物,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不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

5. 影响药物疗效:发烧时通常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鸡蛋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例如,鸡蛋中的钙、镁等矿物质可能会与某些抗生素结合,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从而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综上所述,发烧时虽然鸡蛋营养丰富,但由于存在消化功能减弱、产热效应、过敏反应、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药物疗效等问题,一般不建议多吃鸡蛋。不过,如果患者发烧症状较轻,食欲尚可,且对鸡蛋不过敏,可以适量吃一些鸡蛋羹等易消化的鸡蛋制品,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但如果发烧症状严重,还是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

文章来源:陆丰济阳医院
上一篇:高压氧治疗耳鸣的原理、效果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不治幽门螺杆,后果惊人!有效治疗刻不容缓!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陆丰济阳医院 同城医院

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线咨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在线咨询

陆河县人民医院

在线咨询

汕尾儿科医院

儿童医院

在线咨询

汕尾癫痫病医院

脑科医院

在线咨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5个步骤,让香蕉减肥法效果翻倍!

2025-05-28

要让香蕉减肥法效果翻倍,可从合理安排食用时间、搭配其他低热量食物、结合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等方面着手。 [详情]

空气污染会增加肺结核感染风险吗

2025-05-28

空气污染会增加肺结核感染风险,主要通过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免疫力、促进结核菌传播、增加接触机会、改变环境微生态等方面产生影响。 [详情]

睡眠不好与多发性结石有关 教你改善睡眠

2025-05-28

睡眠不好与多发性结石存在一定关联,可能受疼痛刺激、心理压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睡眠环境不适等因素影响。改善睡眠可从药物... [详情]

剖腹产两次生三胎,中医调养有妙招

2025-05-28

剖腹产两次生三胎,中医调养可从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饮食调养、情志调节、运动锻炼等方面着手。 [详情]

当宝宝体温到37.3度,这样做让孩子快速退烧!

2025-05-28

当宝宝体温达到37.3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穿着、保证休息、合理用药等方式让孩子快速退烧。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不治幽门螺杆,后果惊人!有效治疗刻不容缓!

2025-05-23

不治疗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增加胃癌风险等。 [详情]

甲状腺穿刺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2025-03-19

甲状腺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其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患者体位调整、局部麻醉、穿刺取材、样本处理等。 [详情]

发烧时为什么不能吃鸡蛋?

2025-02-22

发烧时并非绝对不能吃鸡蛋,但一般不建议多吃,主要受消化功能减弱、产热效应、过敏反应、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药物疗效等因素影响。 [详情]

高压氧治疗耳鸣的原理、效果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2-20

高压氧治疗耳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原理、效果、适用情况、禁忌情况、注意事项等方面值得关注。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