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陆丰济阳医院相关资讯 > 甲状腺穿刺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甲状腺穿刺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5-03-19 09:47:07 举报/反馈

甲状腺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其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患者体位调整、局部麻醉、穿刺取材、样本处理等。

1. 术前准备: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评估是否适合穿刺。患者需进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确定结节位置、大小等情况。同时,患者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穿刺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等。

2. 患者体位调整:患者一般取仰卧位,肩部稍垫高,头部后仰,充分暴露颈部。这样有利于医生准确找到穿刺部位,也便于操作。

3. 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后,医生会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铺无菌巾。然后用细针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穿刺点及周围组织,以减轻穿刺时的疼痛。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等。

4. 穿刺取材:在超声实时监测下,医生将穿刺针经皮刺入甲状腺结节内。一般会根据结节情况,从不同方向、不同深度抽取细胞或组织样本。穿刺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安静,避免吞咽和咳嗽等动作,以免影响穿刺准确性。

5. 样本处理:穿刺结束后,将抽取的细胞或组织样本均匀涂片,或放入固定液中送病理检查。病理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样本,判断结节的性质,如是否为良性、恶性等。

6. 术后处理:拔出穿刺针后,穿刺部位会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一段时间。患者需在穿刺后休息片刻,观察有无出血、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医生会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等。

甲状腺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上述规范的操作过程,能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穿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不过总体发生率较低。患者在穿刺前后应积极配合医生,以确保穿刺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对穿刺有任何疑问,可随时与医生沟通。

文章来源:陆丰济阳医院
上一篇:发烧时为什么不能吃鸡蛋?
下一篇:不治幽门螺杆,后果惊人!有效治疗刻不容缓!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陆丰济阳医院 同城医院

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线咨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在线咨询

陆河县人民医院

在线咨询

汕尾儿科医院

儿童医院

在线咨询

汕尾癫痫病医院

脑科医院

在线咨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同样是补气,这些食物比人参还厉害

2025-05-27

在补气方面,有不少食物效果显著,可与人参相媲美,常见的有山药、黄芪、白术、红枣、桂圆等。 [详情]

职场人心里总难受 教你3招轻松缓解

2025-05-27

职场人心里总难受,可通过心理调节、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心理调节包括倾诉、转移注意力等;运动锻炼可选择有氧运动、瑜伽等;药... [详情]

孩子出水痘,几天能发完 家长必知的防治要点!

2025-05-27

孩子出水痘一般3至5天能发完,防治要点包括了解水痘症状、做好隔离措施、注意皮肤护理、合理饮食、正确用药等。 [详情]

环境因素对 42 天宝宝身高体重的影响有多大

2025-05-27

环境因素对 42 天宝宝身高体重影响较大,主要包括营养摄入、睡眠质量、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 [详情]

职场人性生活不和谐 一招教你改善!

2025-05-27

职场人性生活不和谐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状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补充营养、适当使用药物等方法改善。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不治幽门螺杆,后果惊人!有效治疗刻不容缓!

2025-05-23

不治疗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增加胃癌风险等。 [详情]

甲状腺穿刺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2025-03-19

甲状腺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其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患者体位调整、局部麻醉、穿刺取材、样本处理等。 [详情]

发烧时为什么不能吃鸡蛋?

2025-02-22

发烧时并非绝对不能吃鸡蛋,但一般不建议多吃,主要受消化功能减弱、产热效应、过敏反应、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药物疗效等因素影响。 [详情]

高压氧治疗耳鸣的原理、效果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2-20

高压氧治疗耳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原理、效果、适用情况、禁忌情况、注意事项等方面值得关注。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