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治疗涉及避免诱发因素、皮肤护理、外用药物、系统药物、物理治疗等方面。
1. 避免诱发因素:找出可能诱发特应性皮炎发作的因素并避免,如某些食物(像牛奶、鸡蛋等在部分患者中可能为诱发因素)、环境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化学物质(如某些洗涤剂、香料等)。避免过度清洁皮肤,减少热水烫洗和搔抓,因为这些行为可能加重皮肤炎症。
2. 皮肤护理: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保持皮肤清洁。在皮肤干燥时及时涂抹保湿剂,如凡士林、尿素软膏等,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丢失,减轻瘙痒症状。
3. 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等,具有抗炎、止痒的作用。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一般面部、皮肤褶皱部位等选择弱效糖皮质激素,而四肢、躯干等较厚的皮肤可使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可用于面颈部等对糖皮质激素有顾虑的部位,尤其适用于慢性期特应性皮炎的维持治疗。
外用抗生素:当皮肤有继发感染时,如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等可用于控制感染。
4. 系统药物:
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可缓解瘙痒症状,特别是对于有明显瘙痒的患者。
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严重、外用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环孢素、甲氨蝶呤等,但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
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等生物制剂对部分难治性特应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但价格相对较高,且也需要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
5. 物理治疗:紫外线光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对一些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减轻炎症、缓解瘙痒,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眼睛等部位。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是否有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运用避免诱发因素、皮肤护理、外用和系统药物以及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结膜囊在哪 [详情]
结核杆菌是什么 [详情]
右侧腰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泌尿系统结石、女性盆腔炎、胆囊炎等。 [详情]
睡眠不好是否会影响生理性黄疸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肝脏代谢功能、胆红素生成、激素水平、免疫功能、血液循环等。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 [详情]
5个多月宝宝添加辅食时,传统与现代喂养方式在食物选择、添加顺序、制作方法、喂养频率、营养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详情]
运动后调理十分重要,中药和西药有着不同的调理方法。中药可通过人参、黄芪、枸杞等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西药有维生素C、维生素B族、葡... [详情]
女性疝气突发时,需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让患者平躺、放松心情、尝试回纳、避免增加腹压、及时就医等。 [详情]
背痛是常见症状,常见病因有姿势不良、肌肉劳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骨质疏松等。 [详情]
养护前列腺的药物有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制剂、M-受体拮抗剂等。 [详情]
孕产期间尿隐血阳性是否对宝宝有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脏疾病、生理性因素、全身性疾病等。 [详情]
舌头下长肉疙瘩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疑病、抑郁、社交障碍等,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调适。 [详情]
情绪低落是常见心理状态,可通过多种方式调节,如食物调节、情绪释放、运动锻炼、社交互动、环境改善等,而梅子酒在食物调节方面有一定作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