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夷陵区妇幼保健院相关资讯 > 宝宝外耳廓里有黄痂是怎么回事?

宝宝外耳廓里有黄痂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2-20 11:58:55 举报/反馈

宝宝外耳廓里有黄痂,可能是耵聍堆积、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脂溢性皮炎等原因导致。

1. 耵聍堆积:耵聍即通常所说的耳屎,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的物质。正常情况下,耵聍可自行排出,但宝宝外耳道相对狭窄,耵聍排出可能受阻,堆积在外耳廓就形成黄痂。一般来说,少量的耵聍无需特殊处理,若耵聍较多堵塞外耳道,可能影响听力,需及时清理。

2. 外耳道湿疹: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过敏、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宝宝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牛奶、鸡蛋、花粉等,可能引发外耳道湿疹。患病后,外耳道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水疱破裂后会渗出黄色液体,干燥后形成黄痂。同时,宝宝可能会因瘙痒而搔抓耳朵。

3. 外耳道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宝宝外耳道皮肤娇嫩,若洗澡、游泳时耳朵进水,未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外耳道炎会导致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有分泌物渗出,形成黄痂。宝宝可能会表现出哭闹、烦躁不安,尤其是在牵拉耳朵时疼痛加剧。

4. 中耳炎:中耳与外耳道通过鼓膜相隔,当宝宝患上中耳炎时,中耳内会产生积液,若积液通过穿孔的鼓膜流至外耳道,就会形成黄痂。中耳炎通常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所致,宝宝可能伴有发热、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5. 脂溢性皮炎: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宝宝皮脂腺功能活跃,若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外耳廓堆积,与皮肤表面的污垢混合,形成黄痂。脂溢性皮炎一般好发于头皮、面部、耳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宝宝外耳廓里有黄痂的原因多样,家长需仔细观察宝宝的症状。若黄痂较少且宝宝无其他不适,可先观察;若黄痂较多、伴有瘙痒、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或小儿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时,可能会用到氧氟沙星滴耳液、地塞米松软膏、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文章来源:夷陵区妇幼保健院
下一篇:妇幼专家权威解析:内裤干净不等于没怀孕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夷陵区妇幼保健院 同城医院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宜昌市中医院

中医医院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夷陵医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情感共鸣:备孕艰辛,排卵期未受孕的你别灰心

2025-09-07

备孕期间即便在排卵期同房也未受孕,可能是由排卵异常、输卵管问题、子宫因素、免疫因素和男方因素等导致。 [详情]

当你做完面膜,是洗还是不洗 快来对号入座

2025-09-07

做完面膜是否清洗,取决于面膜类型、皮肤状况、面膜成分、使用时间、个人习惯等。 [详情]

职业病患者发烧反复,该如何防护

2025-09-07

职业病患者反复发烧的防护需从生活习惯、环境改善、饮食调节、病情监测、合理用药等方面入手。 [详情]

紧急警示:婴儿长时间不大便只放屁,可能隐藏这些健康危机!

2025-09-07

婴儿长时间不大便只放屁,可能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肠道功能不成熟、肠道菌群失调、先天性巨结肠、肠梗阻等因素引起。 [详情]

当你体检发现膀胱充盈差,该怎么办

2025-09-07

体检发现膀胱充盈差,需从饮水情况、检查时间、膀胱功能、下尿路梗阻以及其他疾病影响等方面来处理。如增加饮水、调整检查时间、进行膀胱功...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妇幼专家权威解析:内裤干净不等于没怀孕

2025-08-31

判断是否怀孕不能仅依据内裤干净与否,可从月经情况、身体症状、基础体温变化、验孕工具检测、医学检查等方面来综合判断。 [详情]

职场人心口不舒服,如何在忙碌中调养

2025-08-22

职场人心口不舒服可从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调节情绪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调养。 [详情]

去除络腮胡子不当,小心引发皮肤炎症!

2025-08-01

去除络腮胡子不当引发皮肤炎症,与刮胡工具不洁、刮胡方法错误、频繁刮胡、皮肤敏感、未做好刮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详情]

可穿戴设备能否监测耳垂硬块的健康风险

2025-06-14

可穿戴设备监测耳垂硬块健康风险受设备功能、硬块成因、监测精准度、数据解读、应用局限性等因素影响。 [详情]

高血压导致睡眠差 选对降压药改善睡眠!

2025-05-30

高血压导致睡眠差,与血压波动、交感神经兴奋、靶器官损害等有关。选对降压药可改善睡眠,常见的有效降压药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缬沙坦等...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