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38.5度可尝试的中医妙法有小儿推拿、中药内服、中药泡脚、艾灸以及穴位贴敷等。
1. 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中医治疗小儿疾病的常用方法。对于发烧38.5度的宝宝,可推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推向肘部,有清热解表的作用。还可推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直线。操作时,以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能清热、凉血、解毒。此外,开天门也有一定效果,天门即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可疏风解表、开窍醒脑。
2. 中药内服:可选用一些具有清热解表功效的中药。如银翘解毒颗粒,其主要成分有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含有柴胡、桂枝、葛根等,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的作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由连翘、淡豆豉、薄荷等组成,可疏风解表、清热导滞。不过,给宝宝服用中药一定要遵医嘱。
3. 中药泡脚:采用一些中药煮水给宝宝泡脚也能辅助降温。比如用麻黄、桂枝、紫苏叶等煮水,这些药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将煮好的药水放至适宜温度,让宝宝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散热。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 - 20分钟即可。
4. 艾灸:艾灸特定穴位也有助于缓解宝宝发烧症状。可以艾灸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的功效。还可艾灸肺俞穴,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调补肺气、清热止咳。艾灸时要注意距离和温度,避免烫伤宝宝。
5.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将中药膏剂贴在特定穴位上。例如,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制成膏剂,贴于神阙穴(肚脐),神阙穴能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也可贴于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有滋阴益肾、平肝息风等作用。
当宝宝发烧38.5度时,中医有多种方法可以尝试。小儿推拿、中药内服、中药泡脚、艾灸以及穴位贴敷等方法都各有其特点和功效。但在使用这些中医妙法时,若宝宝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结膜囊在哪 [详情]
面部水肿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详情]
感冒时给家人熬红糖水具有补充能量、驱寒保暖、缓解不适、促进发汗、补充水分等好处。 [详情]
预防上消化道不适,可从规律饮食、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调节情绪以及定期体检等方面入手。 [详情]
药物过量会对身体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可通过催吐、补充水分、观察症状、使用解毒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降低伤害。 [详情]
判断肛周脓性轻重可通过观察疼痛程度、脓肿大小、发热情况等关键指标。疼痛程度越重、脓肿越大、发热温度越高且持续时间长,通常意味着肛周... [详情]
产后虚弱是常见现象,坐月子期间可通过合理饮食补血,以下5道补血食谱分别是红枣桂圆粥、猪肝菠菜汤、花生猪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黑木耳... [详情]
小孩包茎手术的最佳年龄段受生理发育、局部卫生、排尿情况、心理影响、手术耐受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学龄前、学龄期、青春期前等阶段都有... [详情]
肺大泡不能自愈会导致肺功能下降、气胸、感染、呼吸衰竭、增加手术难度等严重后果。 [详情]
遭遇宫外孕,需要关注诊断方法、治疗方式、术后护理、预防措施、对生育的影响等方面。 [详情]
宝宝发烧38.5度可尝试的中医妙法有小儿推拿、中药内服、中药泡脚、艾灸以及穴位贴敷等。 [详情]
孕妇查肝肾功能时,空腹要求受检查时间、饮食情况、运动状况、药物影响、特殊情况等因素影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