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肖女士(化名)从四川出发,独自踏上一场跨越1000多公里的"寻指之旅"。这个藏在心底50年的秘密,甚至连家人都未曾知晓——她想要再造一截"消失"的食指。原来6岁那年,她因意外失去了一截食指,从此,"残缺"成了她半生挥之不去的阴影。直到偶然间在网络上了解到手指再造技术,她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拨通了咨询电话:"医生,我的手指缺了几十年,还能再造吗?"
半世纪的心结:缺的不是手指,是“完整”的人生
肖女士的食指残缺始于童年。那时,她在自家经营的面包房内玩耍,不慎将手指卷入机器,导致左示指前面2节完全缺损失(手指关节也没有了)。由于当时医疗技术有限,无法再植手指。成年后,她努力像常人一样工作、成家,但握手时的躲闪、旁人探究的目光,始终如刺般扎在心头。"别人看的是手,我却觉得他们在看我的'伤口'。"退休后,她在网络上偶然了解到"手指再造"技术,埋藏多年的渴望瞬间喷涌而出:"原来我的手指还能再造回来!"
尽管家人极力反对——"都这把年纪了,何必再遭这个罪?""缺了五十年的手指,不也这么过来了吗?"丈夫和儿女轮番劝说,试图让她打消念头。但肖女士这次异常坚定:"这不仅是根手指,是我大半辈子都解不开的心结。"她悄悄联系医院,甚至在启程前夜还在耐心说服家人:"你们不明白,每次看到别人完整的手指,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这次,就让我为自己任性一次吧。"
精细再造:超显微手术重塑缺失50年的缺憾
寻医之旅开始时并不顺利,在辗转国内多家医院后,肖女士才联系上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手显微外科二区何明飞主任。何主任耐心讲解手术方案,并展示了多例成功案例,专业的分析和详实的案例资料也终于赢得了她的信任。她决定在这里完成她期盼已久的手术。
经过详细检查,何主任团队决定采用"第二趾骨关节系统+部分拇甲骨瓣+髂骨"再造术:取髂骨条联合拇趾部分骨重建示指中远节部分指骨,取第二趾骨关节系统重建手指关节,取部分拇甲瓣进行组合,并精确固定骨关节系统,修复肌腱,之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吻合血管、神经。该术式能保留脚上5个脚趾不“缺失”而又能重新组建一个新手指,获得“新手指”同时尽可能减少供区损伤。
该手术对医生的解剖功底、显微吻合技术及整体设计能力要求至高。历经6个小时的精细操作,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醒来,肖女士第1句话是:"我的新手指......真的在吗?"当她看到被纱布包裹却轮廓完整的手,泪水夺眶而出。
何明飞主任表示,后续拆除钢针,配合康复锻炼,很快可以恢复手指功能,届时外观也会更接近正常手指。
专家呼吁:手指缺损尽早干预,别让童年阴影伴一生
"即使缺损几十年,再造手术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何明飞主任强调,手指缺损不仅影响抓握功能,更会导致自卑、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儿童患者。"我们接诊过许多因幼年意外致残的成年人,他们常说'如果小时候就能做手术,人生也许会不一样'。"
目前,顺德和平外科医院在手指再造技术方面发展成熟,已为成千上万的患者圆了“手指再生”梦。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支持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再造手指的新指甲长出来了,比预想的效果好很多,顺德和平的医护人员医技精湛,真的很感谢你们... [详情]
近日,我院麻醉科林卓鹏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儿科前沿-小儿外科》(Frontiers in... [详情]
在顺德和平外科医院骨科二区的病房里,77岁的何阿姨(化名)正躺在病床上,她的腰背因总是发生... [详情]
在许多人眼中,麻醉手术科是冰冷的器械与紧张的氛围交织的战场,尤其对年幼的孩子而言,这里更像... [详情]
9月2日,我院痛风专病门诊举行挂牌仪式,仪式由于新发副院长主持。执行院长王国甫在致辞中,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