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相关资讯 > 平躺时手发麻应如何有效治疗

平躺时手发麻应如何有效治疗

发布时间:2024-11-22 12:28:15 举报/反馈

平躺手发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颈椎病变、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胸廓出口综合征等。

1.颈椎病变: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骨质增生等,可能压迫神经导致手麻。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颈椎牵引、按摩、热敷等;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迈之灵片减轻神经根水肿;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常见于长期使用手腕工作的人群。早期可通过休息、佩戴支具、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需进行手术松解。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损伤神经。控制血糖是关键,可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并配合使用依帕司他片改善神经代谢。

4.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影响脑部供血或神经功能。需进行头颅 CT 或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改善脑循环(如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营养神经(如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

5.胸廓出口综合征:神经血管在胸廓出口处受压。治疗包括姿势训练、物理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解除压迫。

平躺手发麻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建议前往当地的三甲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文章来源: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上一篇:工作劳累后风湿如何有效治疗
下一篇:运动也能淡斑 这些运动你不能错过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相关医生

袁南荣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眼科

查看详情

蒋沁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眼科

查看详情

姚进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眼科

查看详情

王成虎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眼科

查看详情

曹国凡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眼科

查看详情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同城医院

汉中市中心医院

汉中三二O一医院

汉中市口腔医院

口腔医院

汉中市人民医院

汉中市中医医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未来健康趋势:关注气血调养与合理疗程规划

2025-09-09

未来健康趋势中,气血调养、疗程规划、疾病认知、药物选择、生活方式等方面至关重要。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合理的疗程规... [详情]

日常保健:应对B超辐射的实用方法

2025-09-09

应对B超辐射,可从了解B超辐射特点、选择正规检查机构、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采取防护措施、检查后进行身体调养等方面入手。 [详情]

别家宝宝口气清新,你家宝宝却口臭 原因在这!

2025-09-09

宝宝口臭的原因主要有口腔卫生不良、饮食因素、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详情]

家庭药箱必备!布洛芬口服液用法用量小课堂

2025-09-09

布洛芬口服液是家庭常用药,其适用症状、适用人群、使用注意事项、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储存条件等方面都需了解。 [详情]

3招快速缓解脸上过敏发红发痒,超实用!

2025-09-09

脸上过敏发红发痒是常见皮肤问题,缓解方法有避免刺激、进行冷湿敷、合理用药等。避免刺激可减少过敏原接触,冷湿敷能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炎...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运动也能淡斑 这些运动你不能错过

2025-07-28

运动能够淡斑,常见且有效的运动方式有跑步、游泳、瑜伽、骑自行车、太极拳等。 [详情]

准妈妈的焦虑:害怕顺产侧切,试试这些情绪调节法

2025-06-11

准妈妈害怕顺产侧切产生焦虑情绪,可通过知识学习、与他人交流、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积极心理暗示等方法调节。 [详情]

AI医疗助力女性膀胱疾病早筛,未来可期!

2025-06-06

AI医疗助力女性膀胱疾病早筛,在提高筛查效率、提升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率、实现个性化筛查、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等方面展现出潜力。 [详情]

压力大导致大便干结便秘 学会情绪调节是关键

2025-05-09

压力大导致大便干结便秘,可通过情绪调节、饮食调整、运动锻炼、建立良好排便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详情]

可穿戴设备能否监测性生活出血风险

2025-04-30

可穿戴设备监测性生活出血风险存在一定可能性,但受技术水平、监测指标局限性、个体差异、数据解读准确性、环境干扰等因素影响。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