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江苏省人民医院相关资讯 > 板牙外凸应如何有效治疗

板牙外凸应如何有效治疗

发布时间:2024-11-25 12:46:59 举报/反馈

板牙外凸会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治疗方法包括牙齿矫正、正颌手术、修复治疗、口腔肌功能训练、保持良好口腔习惯等。

1.牙齿矫正:通过佩戴矫治器,如金属托槽矫治器、陶瓷托槽矫治器、隐形矫治器等,对牙齿施加持续的轻力,引导牙齿逐渐移动到正常位置。矫正时间通常较长,需要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

2.正颌手术:对于严重的骨性板牙外凸,单纯矫正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正颌手术。手术通过调整颌骨的位置和形态,从根本上改善牙齿外凸问题。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

3.修复治疗:对于个别牙齿外凸且程度较轻的情况,可以采用烤瓷牙、全瓷牙等修复方式,对牙齿外形进行修整。但这种方法可能需要磨除部分健康牙体组织。

4.口腔肌功能训练:通过特定的训练动作,增强口腔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有助于改善牙齿外凸。常见的训练动作如唇肌训练、舌肌训练等。

5.保持良好口腔习惯:避免咬唇、吮指等不良习惯,减少对牙齿和颌骨发育的不良影响。

板牙外凸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患者应及时就医,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文章来源:江苏省人民医院
上一篇:呼吸很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理解产妇不易!月子别让这些食物伤害她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江苏省人民医院相关医生

赵卫红

主任医师 /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 老年肾科

查看详情

陈吉庆

主任医师 /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 儿科

查看详情

李麟荪

主任医师 /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 介入放射科

查看详情

徐泽宽

主任医师 /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 普外科

查看详情

孙南雄

主任医师 /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 感染病科

查看详情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同城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皮肤病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中医医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睡不醒疲劳乏力,或是某种罕见病的信号!

2025-09-10

睡不醒、疲劳乏力可能是发作性睡病、线粒体脑肌病、纤维肌痛综合征、卟啉病、多系统萎缩等罕见病的信号。 [详情]

葡萄胎孕酮高还是低 答案惊人!

2025-09-10

葡萄胎患者的孕酮水平情况较为复杂,可能受到滋养细胞增生程度、孕周、个体差异、合并症以及检测时间等因素影响,其孕酮值可能高,也可能低... [详情]

场景代入:当你的婴儿几天不大便只放屁,这样做才正确

2025-09-10

婴儿几天不大便只放屁,可能是正常攒肚现象,也可能由消化不良、便秘、肠道菌群失调、肠梗阻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适当运... [详情]

环境因素会导致儿童耳朵红热吗

2025-09-10

环境因素会导致儿童耳朵红热,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气温变化、空气不流通、阳光暴晒、高原环境、强风刺激等。 [详情]

肛门内痛与睡眠质量的奇妙关联,你知道吗

2025-09-10

肛门内痛与睡眠质量存在密切关联,多种因素会导致肛门内痛进而影响睡眠,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窦炎、直肠炎等。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理解产妇不易!月子别让这些食物伤害她

2025-08-30

产妇在月子期间身体较为虚弱,饮食需要格外注意,辛辣食物、生冷食物、油腻食物、高盐食物、回奶食物等可能会对产妇身体造成伤害。 [详情]

咳黑痰太难受 感同身受的应对方法来了

2025-08-16

咳黑痰可能由环境因素、吸烟、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职业暴露等引起。应对方法包括改善环境、戒烟、药物治疗、呼吸锻炼、及时就医等。 [详情]

4种小孩用开塞露引发的肠道问题及防治方法

2025-06-25

小孩使用开塞露可能引发肠道刺激、肠道菌群失调、肠道依赖以及肠黏膜损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调整饮食、合理使用益生菌、逐渐减少... [详情]

正常血糖与低血糖对比:这些因素为何会降低血糖

2025-06-23

导致血糖降低的因素有饮食摄入不足、运动量过大、药物影响、疾病因素以及酒精摄入等。 [详情]

情绪调节不当,会提高爆发性心肌炎死亡率吗

2025-05-30

情绪调节不当会对爆发性心肌炎产生不良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心脏负担、心律失常发生几率、治疗依从性等方面。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