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南京化工大学医院相关资讯 > 不小心吃了发霉的东西该如何处理?

不小心吃了发霉的东西该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25-03-24 10:28:15 举报/反馈

不小心吃了发霉的东西,可通过观察症状、催吐、多喝水、服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

1. 观察症状:发霉的东西可能含有霉菌及毒素,食用后需密切留意身体状况。若仅出现轻微腹痛、腹泻,可能是胃肠道受刺激所致;若出现发热、剧烈呕吐、头晕等症状,可能是霉菌毒素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感染或中毒反应。

2. 催吐:在食用发霉东西后的短时间内(一般不超过2小时),催吐是一种可行的急救方法。可刺激咽喉部,引发呕吐反射,促使未被消化的发霉食物排出体外。但需注意,若患者已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不可进行催吐,以免发生窒息。

3. 多喝水:多喝水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对霉菌及毒素的排出。同时,还可稀释胃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其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建议饮用温开水,每次少量多次饮用。

4. 服用药物:若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一些药物缓解。如蒙脱石散,它能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原体,保护肠道黏膜;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黄连素片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缓解肠道炎症。

5. 及时就医:若食用发霉东西后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如持续高热、剧烈呕吐、腹泻不止、脱水、休克等,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急诊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大便常规等,以明确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洗胃、补液、抗感染等治疗。

不小心吃了发霉的东西后,要根据自身症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轻微不适可先自行观察并采取一些简单措施,若症状严重则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

文章来源:南京化工大学医院
上一篇:女生怀孕会有哪些表现?
下一篇:改善婴儿消化,告别老是放屁的烦恼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南京化工大学医院 同城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皮肤病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家庭关怀:感冒时给家人熬红糖水的好处

2025-08-29

感冒时给家人熬红糖水具有补充能量、驱寒保暖、缓解不适、促进发汗、补充水分等好处。 [详情]

想起上消化道不适的痛苦,这些预防措施要做好

2025-08-29

预防上消化道不适,可从规律饮食、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调节情绪以及定期体检等方面入手。 [详情]

药物过量别慌张,这样做降低伤害

2025-08-29

药物过量会对身体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可通过催吐、补充水分、观察症状、使用解毒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降低伤害。 [详情]

3个关键指标,教你快速判断肛周脓性轻重!

2025-08-29

判断肛周脓性轻重可通过观察疼痛程度、脓肿大小、发热情况等关键指标。疼痛程度越重、脓肿越大、发热温度越高且持续时间长,通常意味着肛周... [详情]

产后虚弱 坐月子必吃的5道补血食谱

2025-08-29

产后虚弱是常见现象,坐月子期间可通过合理饮食补血,以下5道补血食谱分别是红枣桂圆粥、猪肝菠菜汤、花生猪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黑木耳...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改善婴儿消化,告别老是放屁的烦恼

2025-08-17

改善婴儿消化、解决老是放屁问题,可从喂养方式、腹部按摩、选择合适奶粉、补充益生菌、就医检查等方面着手。 [详情]

儿童肝内回声稍粗,家长必知的恢复方法

2025-07-22

儿童肝内回声稍粗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恢复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 [详情]

权威专家解读:白带成乳白色糊状的真相

2025-07-21

白带成乳白色糊状可能由生理性因素、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因素引起。 [详情]

慢性直肠炎疼痛难忍,这样缓解可防癌变

2025-06-30

慢性直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会导致患者疼痛难忍,且有癌变风险。缓解疼痛并预防癌变可从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心理调节、规律作息、定... [详情]

孕妇空腹血糖5.1,家人应如何关怀

2025-06-28

家人对空腹血糖5.1的孕妇关怀,可从饮食安排、运动陪伴、心理疏导、血糖监测协助、就医支持等方面入手。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