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总数已超过300万,每年新增病例约10万,成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极多的国家。令人痛心的是,超过65%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后1年以上才确诊,错过了极 佳干预时机。更严重的是,近七成患者因治疗误区导致病情控制不佳,不仅症状快速进展,还提前出现药物并发症。昆明康瑞脑科医院何栋源医生指出,帕金森病的治疗存在普遍认知误区,导致患者陷入"久治不愈"的困境。
【诊断误区:症状认知不足延误就诊】
帕金森病早期症状多样且隐匿,许多患者将手抖、动作迟缓等典型症状误认为是"老年性改变"或"颈椎问题"。何栋源医生强调,帕金森病除了运动症状,还包括睡眠障碍、抑郁、便秘、嗅觉减退等非运动症状,这些往往比运动症状更早出现。由于患者和基层医生对疾病认识不足,平均延误诊断时间长达13个月,错过了神经保护治疗的极 佳时间窗。
【用药误区:盲目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超过50%的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何栋源医生发现,常见误区包括:过早使用大剂量左旋多巴、自行调整用药剂量、盲目追求新贵药物、忽视药物副作 用管理等。这些用药误区导致患者在治疗早期就出现剂末现象、开关现象等运动并发症,大大缩短了药物的有效治疗时间。合理的用药策略应该是个体化、长程化、有效剂量的原则。
【手术误区:对DBS治疗的认知偏差】
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是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患者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手术是"仅剩的选择",等到身体状况太差时才考虑,错过极 佳手术时机;二是对手术期望过高,认为可以完全治 好疾病。何栋源医生解释,D手术的极 佳时机是在药物疗效明显减退但身体状况尚可时进行,手术可以改善运动症状,减少药物剂量,但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康复误区:忽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药物、手术、康复"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但绝大多数患者只重视药物治疗。何栋源医生指出,规范的康复训练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语言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可以显著改善运动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心理干预同样重要,40%以上的帕金森患者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专业心理支持和干预。
【随访误区:缺乏长期管理意识】
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需要终身管理和定期调整治疗方案。然而,近60%的患者缺乏定期复诊意识,长期使用同一治疗方案,导致治疗效果逐渐下降。何栋源医生强调,帕金森病的治疗应该采用"全程管理模式",每3-6个月评估一次治疗效果,根据疾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用药时间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化。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的特色优势】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在何栋源医生的带领下,组建了帕金森病专病诊疗中心,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整合神经内科、功能神经外科、康复科、心理科等专业力量。医院配备先 进的术前评估系统、DBS手术团队和术后程控平台,提供从药物调整、康复训练到手术治疗的全程管理服务。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精 准药物调整和长期随访管理,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支持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对于昆明市及周边的脑病患者而言,“看病难、看专家更难”是长期困扰他们的心头事。神经系统疑... [详情]
据临床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脊髓炎新发患者超5万人,其中约60%的患者在急性发病后会留下不同... [详情]
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总数已超过300万,每年新增病例约10万,成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极多的国家... [详情]
我国脊髓炎年发病率约为4-5/10万,这意味着每年新增约5-6万例患者。令人担忧的是,超... [详情]
在我国,面瘫的年发病率高达49.77/10万,意味着每万人中约有5人遭遇面神经瘫痪的突袭...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