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相关资讯 > 中医如何治疗便血

中医如何治疗便血

发布时间:2024-11-29 13:50:40 举报/反馈

中医治疗便血,通常会从病因病机入手,综合运用中药、针灸、饮食调理等方法。常见的病因有肠道湿热、脾胃虚寒、肝郁化火、气血亏虚、阴虚火旺等。

1.肠道湿热:多因饮食不洁,湿热蕴结肠道所致。表现为便血鲜红,大便不畅,口苦口臭。治疗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常用方剂如地榆散。可选用的中药有地榆、槐花、黄芩等。

2.脾胃虚寒:多由脾胃阳气不足,虚寒内生引起。便血紫暗,腹部隐痛,喜温喜按。治法为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代表方剂为黄土汤。用药如灶心土、白术、附子等。

3.肝郁化火:情志不舒,肝郁化火,灼伤脉络而便血。症见便血鲜红,心烦易怒。治疗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可用龙胆泻肝汤。选用龙胆草、栀子、黄芩等中药。

4.气血亏虚:久病或劳倦过度,气血不足,不能统摄血液而致便血。表现为便血淡红,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治以益气摄血,方用归脾汤。常用药有人参、黄芪、白术等。

5.阴虚火旺:阴虚生内热,虚火灼伤脉络而便血。便血鲜红,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治疗需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可用知柏地黄丸。药物有知母、黄柏、熟地等。

此外,针灸治疗可选取足三里、血海、脾俞等穴位,以调节气血、止血固摄。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且有营养的食物。

中医治疗便血注重整体调理,辨证论治。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上一篇:心肝阴虚应如何有效治疗
下一篇:心疼宝宝脸上长湿疹 了解原因才能更好呵护!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相关医生

韩辉

主任医师 /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泌尿外科

查看详情

李力人

主任医师 /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结直肠科

查看详情

郭灵

主任医师 /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鼻咽科

查看详情

林桐榆

主任医师 /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内科

查看详情

杨名添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乳腺科

查看详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同城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妇幼保健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解决孕期肝负担,这几种中药有妙招

2025-09-12

孕期肝脏负担加重是常见现象,可通过一些中药来缓解,如枸杞、茵陈、垂盆草、五味子、白术等。 [详情]

宝宝喝布洛芬不退烧 这5个应急办法家长必知!

2025-09-12

宝宝喝布洛芬不退烧,可采用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环境温度、更换其他退烧药、及时就医等应急办法。 [详情]

基因编辑能让乳房快速变大吗 医学前沿揭秘

2025-09-12

基因编辑目前不能让乳房快速变大,主要受伦理限制、技术安全性、作用机制不明确、个体差异影响以及缺乏临床研究等因素影响。 [详情]

中医提醒:半夜吃饭违背四季调养之道

2025-09-12

半夜吃饭违背四季调养之道,主要体现在影响脾胃运化、打乱生物钟、不利于阳气潜藏、增加痰湿积聚、影响睡眠质量等方面。 [详情]

芦荟直接擦脸问题多 教你正确使用方法

2025-09-12

芦荟直接擦脸存在过敏、皮肤刺激、堵塞毛孔、营养过剩、微生物感染等问题,正确使用方法包括选择合适品种、进行过敏测试、正确处理芦荟、掌...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心疼宝宝脸上长湿疹 了解原因才能更好呵护!

2025-08-09

宝宝脸上长湿疹是常见问题,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 [详情]

教你几招,轻松治疗脑神经衰弱

2025-08-06

脑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治疗方法包括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等。 [详情]

孕妈妈必看!家用胎心仪使用全攻略,保障宝宝健康

2025-07-31

家用胎心仪使用全攻略包含选择合适胎心仪、确定正确使用时间、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正确解读胎心数据以及注意使用的相关事项等。 [详情]

医学专家亲授:6个制止婴儿打嗝的有效方法

2025-07-28

制止婴儿打嗝的有效方法有拍背法、喂温开水法、刺激脚底法、按摩腹部法、转移注意力法、调整喂奶姿势法等。 [详情]

中医教你通过体质辨识应对偶尔干咳

2025-07-23

偶尔干咳在中医看来与多种体质相关,可通过辨识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阳虚体质、血瘀体质来进行应对,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和用药。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