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的正常值主要涉及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等指标。这些指标在人体健康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1. 白细胞: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参考范围是(4.0~10.0)×10?/L。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身体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当身体受到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影响时,白细胞数量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常会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会增加;而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
2. 红细胞:男性红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0~5.5)×1012/L,女性是(3.5~5.0)×1012/L。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如果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贫血,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而红细胞数量过多则可能与某些慢性缺氧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有关。
3. 血红蛋白:男性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120~160g/L,女性是110~150g/L。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它的含量与红细胞数量密切相关,其数值的变化也能反映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不同类型的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和特点可能有所不同。
4. 血小板:正常范围是(100~300)×10?/L。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栓,阻止出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而血小板数量增多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5. 中性粒细胞:正常范围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具有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在急性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通常会明显升高,以应对感染。此外,在一些应激状态下,如剧烈运动、创伤等,中性粒细胞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升高。
6. 淋巴细胞:正常范围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数量和比例常常会升高,是机体对抗病毒的一种免疫反应。
7. 单核细胞:正常范围占白细胞总数的3%~8%。单核细胞具有吞噬和清除病原体、衰老细胞等作用。在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情况下,单核细胞数量可能会发生改变。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感染、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问题。但血常规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如果血常规指标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结膜囊在哪 [详情]
喉咙里的肉垂肿大怎么办 [详情]
痰检阴性仍可能传染,主要有检测误差、处于疾病早期、间歇性排菌、特殊类型感染、其他传播途径等因素。 [详情]
小孩反复高烧39度以上,社区能提供医疗咨询、基础药物、健康宣教、转诊协助以及应急护理指导等资源。 [详情]
右手臂麻木与癌症可能存在关联,主要涉及肺癌、颈椎转移癌、脑部肿瘤、淋巴瘤、臂丛神经鞘瘤等情况,这些癌症会通过不同的病理机制引发右手... [详情]
和普通病症相比,食道癌临终前征兆有吞咽困难加重、疼痛剧烈、营养不良、呼吸困难、出血等。 [详情]
半夜胃疼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食不当、胃部疾病、精神压力、腹部着凉、药物刺激等。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缓解精神压力、注意保... [详情]
美托洛尔服用频率受剂型、病情、药物相互作用、个体差异、联合治疗方案等因素影响。不同剂型服用频率有别,病情轻重也会影响服用频率,与其... [详情]
老年人出现大牙疼痛,可通过药物、口腔护理、按摩穴位、饮食调节、及时就医等方式快速止痛。 [详情]
与龙虾一起食用易加重疼痛症状的5种食物分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鞣酸含量高的水果、啤酒、冷饮、富含草酸的蔬菜。 [详情]
过敏体质人群吃灵芝孢子粉,可能面临皮肤过敏、呼吸道过敏、胃肠道不适、免疫系统紊乱、加重过敏症状等健康风险。 [详情]
胆囊切除后遗症频发可能与消化功能改变、胆汁反流、胆管损伤、胆囊床粘连、心理因素等有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