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C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对于PBC患者,经络保健和中医养生可从穴位按摩、艾灸疗法、中药调理、饮食养生、运动锻炼等方面着手。
1. 穴位按摩: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肝俞、胆俞等穴位。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按摩此穴位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处,能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太冲在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可平肝息风、清热利湿;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疏肝利胆、理气明目;胆俞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利胆清热。通过按揉这些穴位,每次每个穴位3 - 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可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
2. 艾灸疗法: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等作用。可选用中脘、神阙、关元等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神阙即肚脐;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穴位,距皮肤2 - 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 - 15分钟。艾灸能改善PBC患者的虚寒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
3. 中药调理:可使用一些具有疏肝利胆、健脾养血功效的中药,如柴胡、茵陈、白术、当归、白芍等。柴胡能和解表里、疏肝解郁;茵陈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白芍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但中药调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应遵医嘱用药。
4. 饮食养生:PBC患者应遵循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原则。可多食用一些具有养肝利胆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芹菜、菠菜、苹果、橙子等。绿豆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芹菜可平肝清热、祛风利湿;菠菜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的功效;苹果能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橙子可理气化痰、润肺清肠。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5.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PBC患者可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能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八段锦可舒展筋骨,调节气血;散步则简单易行,能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PBC患者通过经络保健和中医养生的方法,如穴位按摩、艾灸疗法、中药调理、饮食养生和运动锻炼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这些方法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患者仍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遵医嘱用药。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结膜囊在哪 [详情]
结核杆菌是什么 [详情]
要让香蕉减肥法效果翻倍,可从合理安排食用时间、搭配其他低热量食物、结合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等方面着手。 [详情]
空气污染会增加肺结核感染风险,主要通过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免疫力、促进结核菌传播、增加接触机会、改变环境微生态等方面产生影响。 [详情]
睡眠不好与多发性结石存在一定关联,可能受疼痛刺激、心理压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睡眠环境不适等因素影响。改善睡眠可从药物... [详情]
剖腹产两次生三胎,中医调养可从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饮食调养、情志调节、运动锻炼等方面着手。 [详情]
当宝宝体温达到37.3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穿着、保证休息、合理用药等方式让孩子快速退烧。 [详情]
新生儿禁用茵栀黄颗粒后,可选择的用药有苯巴比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肝泰乐、门冬氨酸钾镁等。 [详情]
皮肤白皙者选衣颜色与健康相关,需考虑紫外线防护、心理情绪调节、皮肤过敏风险、社交形象塑造、季节适应性等因素。 [详情]
脊椎炎患者睡眠不好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选择合适床垫和枕头、进行物理治疗、药物辅助治疗、适度运动锻炼等方法改善。 [详情]
PBC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对于PBC患者,经络保健和中医养生可从穴位按摩、艾灸疗法、中药调理、饮食... [详情]
跟着明星学辟谷减肥并不靠谱,主要受个体差异、缺乏科学依据、潜在健康风险、难以长期维持、易反弹等因素影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