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就医通 > 医院资讯 >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相关资讯 > 专家支招:降低乳酸脱氢酶偏高危害的秘诀

专家支招:降低乳酸脱氢酶偏高危害的秘诀

发布时间:2025-04-24 13:53:27 举报/反馈

降低乳酸脱氢酶偏高危害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治疗基础疾病、合理用药、定期体检等方式。

1. 调整饮食:保持均衡饮食至关重要。增加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如苹果、橙子、菠菜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取,像油炸食品、蛋糕、咸菜等,这类食物可能加重身体负担,不利于乳酸脱氢酶恢复正常。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

2.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适度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因为过度运动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乳酸脱氢酶升高。运动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3. 治疗基础疾病:很多疾病会导致乳酸脱氢酶偏高,如心肌梗死、肝炎、恶性肿瘤等。针对不同的基础疾病,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肝炎患者可能会用到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复方甘草酸苷等药物。但用药必须遵医嘱。

4. 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乳酸脱氢酶升高的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使用某些药物,应密切监测乳酸脱氢酶的变化。若发现指标异常升高,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乳酸脱氢酶等相关指标的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一旦发现乳酸脱氢酶持续偏高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降低乳酸脱氢酶偏高的危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用药以及定期体检等综合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乳酸脱氢酶水平,减少其对身体的危害。但在整个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或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并遵医嘱行事。

文章来源: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上一篇:热搜!明星也会经期头晕恶心,我们该怎么办
下一篇:医学前沿:芦荟成分直接作用皮肤的研究进展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同城医院

新民市前当堡镇中医院

上海远洋医院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热门资讯

医院资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热点:哺乳期来月经,权威建议别和体质差挂钩

2025-09-02

哺乳期来月经是常见现象,与体质差并无直接关联,主要受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恢复、卵巢功能、个体差异、哺乳频率等因素影响。 [详情]

健康科技:可穿戴设备监测早上不晨勃

2025-09-02

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早上不晨勃的监测有一定意义。早上不晨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内... [详情]

儿童积食发烧常见病因大揭秘

2025-09-02

儿童积食发烧常见病因包括饮食不节制、脾胃功能较弱、缺乏运动、肠道菌群失调、感染因素等。 [详情]

紧急提醒:怀孕6周褐色血不一定危险!

2025-09-02

怀孕6周出现褐色血不一定危险,可能由着床出血、宫颈炎症、先兆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因素引起。 [详情]

血压142,离高血压仅一步之遥 教你3招稳住血压

2025-09-02

血压值达到142,已接近高血压标准。稳住血压可从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合理用药等方面入手。合理的饮食能减少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适度运... [详情]

同一医院文章推荐

医学前沿:芦荟成分直接作用皮肤的研究进展

2025-08-17

芦荟成分直接作用于皮肤在保湿、抗炎、抗菌、促进修复、美白等方面有研究进展,且在多种皮肤问题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力。 [详情]

家庭关怀助力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康复

2025-08-04

家庭关怀助力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康复,可从心理支持、生活习惯监督、饮食调理、用药提醒、康复锻炼陪伴等方面着手。 [详情]

儿童肌腱粘连拉开,家长必知的感觉信号

2025-07-09

儿童肌腱粘连拉开时,会有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紧张、感觉异常、局部肿胀等感觉信号,家长需对此有所了解。 [详情]

5大原因揭秘:牙根酸痛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5-07-04

牙根酸痛可能由牙本质敏感、龋齿、牙周炎、楔状缺损、牙隐裂等原因引起。 [详情]

睡眠不足会让血常规哪些指标异常,影响入职

2025-06-30

睡眠不足可能会使血常规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等指标出现异常。 [详情]

当前位置:就医通 >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纠正或补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