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有效防治需从了解病因、观察症状、采取光照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方面着手。
1. 了解病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样,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如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等;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缺氧等;胆汁排泄障碍,如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等。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可能引发疾病的因素。
2. 观察症状: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症状。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 - 3天出现,4 - 6天达到高峰,7 - 10天逐渐消退。若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厥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3. 光照治疗:光照治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使未结合胆红素异构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光照时需注意保护新生儿眼睛和会阴部,同时监测体温和水分丢失情况。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能增加肝脏结合和分泌胆红素的能力;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抑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红细胞。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5. 换血治疗:对于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新生儿溶血病等,换血治疗可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但换血治疗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指征。
6. 日常护理:家长要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奶量摄入,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同时,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因为感染可加重黄疸。
7. 定期复查:即使新生儿黄疸症状缓解,也需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家长要了解病因、密切观察症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光照治疗、药物治疗或换血治疗等,同时做好日常护理和定期复查。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有效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详情]
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详情]
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是什么在作响? [详情]
喉咙里的肉垂肿大怎么办 [详情]
经常说梦话正常吗 [详情]
哺乳期来月经是常见现象,与体质差并无直接关联,主要受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恢复、卵巢功能、个体差异、哺乳频率等因素影响。 [详情]
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早上不晨勃的监测有一定意义。早上不晨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内... [详情]
儿童积食发烧常见病因包括饮食不节制、脾胃功能较弱、缺乏运动、肠道菌群失调、感染因素等。 [详情]
怀孕6周出现褐色血不一定危险,可能由着床出血、宫颈炎症、先兆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因素引起。 [详情]
血压值达到142,已接近高血压标准。稳住血压可从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合理用药等方面入手。合理的饮食能减少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适度运... [详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有效防治需从了解病因、观察症状、采取光照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方面着手。 [详情]
儿童感冒能喝豆浆,主要基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补充水分、增强免疫力、调节食欲等因素。 [详情]
判断月经期能否吃阿胶,可从月经状况、体质类型、是否有其他疾病等方面考量,月经的量、颜色、质地,寒性、热性、中性体质,以及是否患有感... [详情]
快两个月没来月经又没怀孕,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卵巢早衰、垂体肿瘤等潜在慢性病有关。 [详情]
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在身体功能、症状表现、疾病发展、治疗难度、预后情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详情]